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社会民生  >> 正文

【2024海峡导报清明节特刊】以一敌八,“孤胆英雄”浩气长存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郑丽金整理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讲述人:何明全

  面对敌特偷袭,他以一敌八殊死搏斗,用血肉之躯直面刺刀枪弹,保卫一方百姓安康。他就是我的战友,被誉为“孤胆英雄”的叶中央。

  叶中央是福建厦门人,先后在原公安部队福建公安总队何厝边防哨所、原开元区人武部工作,被公安部队荣记个人一等功1次、个人二等功2次。

  叶中央离开我们已经21年了,那场激战距离现在也已经过去了61年。但对这场激战,我依然记忆犹新,每每想起仍心潮澎湃。当时是我入伍当兵的第二年,与叶中央同在何厝边防哨所。

  1963年4月25日深夜,天空下着雨,10余名敌特悄悄在前埔登陆。正在前埔队部值班的叶中央听到民兵的报告后,立即与公社武装干事研究狙击方案,并组织8名民兵,分三路实施搜捕。叶中央带领2位民兵追踪到一条小巷时,在黑暗中看到了几个人的身影。“干什么的”喝问声刚出口,敌人喊了声“打”就开始射击,两位民兵当即受伤倒下。

  当敌人准备再次开枪时,叶中央立即拿起枪反击,快速打倒一个敌人。当叶中央准备继续射击时,突然一个敌人从叶中央的后背扑上来,拖住叶中央的左腿。叶中央反应迅速,转身反扑,用枪口抵着敌人的腹部开了一枪。

  随后,又有三个敌人冲过来,两人紧紧夹住叶中央的双臂。叶中央毫不畏惧,忍着剧痛,使了一个猛劲挣脱敌人,并顺势抓起手枪,用枪柄朝敌人的头上砸去,对方惨叫一声就瘫软在地。

  迎面而来的敌人见状,拿着刺刀朝叶中央扑来,叶中央的大腿被刺伤,瞬间鲜血直流。虽然头部、手部、腿部等多处受伤,手枪也被敌人打落,但叶中央没有丝毫退缩,赤手空拳朝敌人猛扑过去,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在徒手搏斗中,叶中央又击伤一个敌人,还夺下敌人一支卡宾枪、一把刺刀和30余发子弹。

  当我和战友们赶到现场时看到,叶中央身体多处受伤流着鲜血,左眼红肿,眼珠子仿佛就要掉出来。战友们立即将叶中央送往医院抢救。我和战友们则继续展开搜捕,看是否有遗漏的敌人。这场激战中,叶中央伤得很重,一直处于昏迷状态,在医院救治了好几个月。

  叶中央英勇无畏、敢打敢冲的壮举也在社会各界引起极大反响。公安部队颁发嘉奖令,授予他“一等功臣”荣誉称号,并授予少尉军衔。1963年,我们所在的何厝边防哨所也被中央军委授予“海防线上英雄哨所”荣誉称号。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逢清明祭扫时。英雄虽逝,浩气长存,回顾英勇壮举,弘扬英雄精神,向英雄致敬!

(海峡导报记者 郑丽金 整理)

相关新闻
【2024海峡导报清明节特刊】我的名字,是从未谋面的父亲取的

讲述人:刘玉华   我还在母亲腹中时,父亲刘隆就参军了。1952年12月26日,时任副团长的父亲在抗美援朝的战斗中遭遇敌军轰炸,不幸壮烈牺牲,年仅32岁。   我从出生到父亲牺牲,都从未跟他见过一面。父亲牺牲的消息传到海沧东孚凤山老家时,我年纪还小不懂事。关于父亲的记忆,除了父亲仅存的一张入伍照片和生前的日记本,都是来自母亲、家人和邻居的讲述。   听...

【2024海峡导报清明节特刊】外公的板车,载着我的童年

讲述人:海峡导报记者 钱玲玲   外公年轻的时候,是个船工。听妈妈说,在她小的时候,外公总是经常在外工作,很长时间才回来一次。   后来,每当想起外公,我的脑海里总是浮现这样的场景:一个灰白头发的老人,握着一条长长的撑杆,阳光下,他用力地撑开水面,推着一叶小舟在江河上游动。他的船上有时有客人,有时只有他自己,微风拂过他的脸,古铜色的脸上布满沟...

鲤城发布森林禁火令禁止一切野外用火 24处检查站严查鞭炮金纸上山

鲤城启用无人机航拍,全方位、全时段进行巡山护林。 今天是清明节。连日来,随着上山扫墓祭祀的人数增加,为确保辖区森林防火形势持续稳定,鲤城区各街道、部门多措并举,扎实开展设卡检查、巡逻防控、无人机航拍、走访宣传等工作,并在各个进山路口共设置防火检查站24处、聘请155名护林员巡山护林。 “共享森林美景,严防森林火灾。”“山林防火,人人有责;一旦失警...

【2024海峡导报清明节特刊】在梦里,爸爸从未远离

讲述人:黄芩   对爸爸的依恋,似乎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感情。   幼时的记忆里,爸爸总是忙忙碌碌的——做不完的农活家务、带领乡亲开荒山栽果树、村办的小厂还有许多大小事等他解决……无数次我装作懂事听话的样子,乖乖答应爸爸一个人在家好好玩,却在依依不舍目送爸爸的背影消失后放声大哭,哭声在空荡冷清的屋子里回响。   妈妈还在公社工作,哥哥姐姐都去上学...

【2024海峡导报清明节特刊】25岁的姨妈,倒在黎明前夜

讲述人:刘继红   又是一年清明时,我们家里人要一起去厦门市烈士陵园,祭拜我的姨妈。   我的姨妈叫刘惜芬,我既是她的外甥女,也是她的义女。   我出生时,姨妈已经不在了。小的时候,我常听妈妈说起姨妈,每次回忆,妈妈总是禁不住泪如雨下。她们姐妹俩一起参加革命斗争,姨妈曾是鼓浪屿博爱医院的护士,那时有不少爱国人士被日本人关押在此,姨妈偷偷爬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