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4年高质量建设,厦门集美北片区马銮湾片区生态修复工程三期日前宣告完工,“海上花园”厦门再添一处宜人新景。
走进马銮湾,但见一幅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意图景:海风吹来,温暖的阳光洒在崭新的步行绿道上,郁郁葱葱的红树林上白鹭翩飞,怒放的三角梅灿烂如霞,娇艳的黄花风铃木繁花满树绽金,凤凰木、火焰树、海南黄花梨、黄花槐、鸡蛋花、雪茄花等各种花树沿着海岸线斑斓织锦。
马銮湾生态修复三期工程项目由在厦央企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简称中交四航局)承建,于2020年5月开工。据“马銮湾生态修复工程是厦门马銮湾新城建设‘水科技生态城’的引领项目和新城开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厦门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生态工程。”正在现场巡看的工程项目现场负责人黄宇朗介绍说,其中三期工程岸线总长2976米,绿化面积约16.3万平方米,包含9984平方米红树林及3340株各类乔木的种植。中交四航局建设团队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采用先进的生态环保措施和智慧智能工艺设备,经过1000多个日子的精心施工,日前终于全面完工,交出一份亮丽的答卷。
2016年之前,马銮湾大量水域被围占改造成虾池鱼塘,并逐渐向湾中水域发展,水域面积持续缩减,生物多样性迅速下降,水质污染等一系列生态和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了周边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了白鹭等海鸟的生存栖息。
为改善生态环境,还市民一处蓝天碧水,还白鹭一个宜居的家,为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生态环境,厦门市2016年启动马銮湾片区生态修复系列工程,与厦门有着深厚感情的中交四航局深度参与工程建设,为厦门绿色发展贡献出中交智慧和中交力量。
据中交四航局项目党支部书记邓家春介绍,建设期间,项目团队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在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期间大量减少临岸施工,为候鸟生存繁衍提供了良好环境,有效保护区域内原有的生态环境。
为确保生态修复治理取得实效,建设团队在海湾处种植水质净化能力强的芦竹、鸢尾、黄菖蒲等多种水生植物,同时建立水生态净水模块种植区,构建湿地水生态基础设施,使生态环境更多样,景观层次更丰富,进一步削减氨氮、总磷和有机污染物,同时,种上了约15亩水域面积的红树林,为鸟类提供赖以生存的栖息地。
“项目处于海湾边缘,区域内深青溪、瑶山溪从这里流入湖湾大海,多个排水口的构造使得区域汛期内极易产生内涝、水土污染等情况。”邓家春说,项目团队在开工建设前就提前采取行动,规划道路及场地排水系统,在汛期来临时,对区域内部现有河道进行清淤,对河道边坡进行清理,同时拓宽深青溪、瑶山溪河道行洪截面,保障项目平稳度过汛期。”
种下凤凰木,引得凤凰来。凭借良好的生态环境,马銮湾如今正吸引一大批生态和环境友好、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业化项目到此落地。
(记者 林泽贵 通讯员龙海飚 肖明葵 黄世镛 文/图)
(来源: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