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璇主任在睡眠义诊活动中亲切问诊
台海网3月9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林少蓉 通讯员 陈鹭)每年的3月20日,是世界睡眠日。人一生中1/3的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能够睡一个安稳的好觉,是件多么幸福的事。但现代社会节奏快,竞争压力大,睡个好觉,对很多人来说是一种奢望。厦门市仙岳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主任韦璇博士和她的团队,凭借科学专业的诊疗技能,帮助患者解决一个个恼人的睡眠问题。
千万不容小觑 有人睡梦中摔得鼻青脸肿
14年前,睡眠医学算是比较冷门的学科。那时的韦璇主任还只是一名八年制本硕博连读的学生。谈到当时为何会选择这么“偏门”的学科时,韦博士笑了:“纯粹是因为喜欢和人交流,巧合下选择了睡眠医学。”韦博士是幸运的,当时她的导师正好从美国学成归来,更坚定了她未来前行的方向。
2013年,韦博士毕业之后,带着梦想来到了厦门市仙岳医院。医院正好大力实施“人才强院”战略,成立了睡眠医学中心,让她一展才华。真正到了临床一线后,韦博士发现,当初自己种下的这棵“睡眠医学”的梦想,原比想像的还要大。作为新兴的交叉学科,睡眠医学研究下去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与睡眠有关的疾病就涉及七大类,高达200多种。单是常见的睡眠障碍疾病就包括失眠障碍、睡眠呼吸障碍、中枢性睡眠增多、异态睡眠、睡眠相关运动障碍、昼夜节律紊乱性睡眠障碍等。可别小看睡眠这个问题,它是抵御疾病的第一道防线,持续的慢性失眠可使机体免疫力下降,导致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的发生,甚至增加死亡的风险,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临床上,有一些异态睡眠,像快速动眼睡眠(RBD),也就是“梦游症”,如果发作,患者会在睡梦中发生暴力行为,可能造成自身及同床者的伤害。
韦博士说,在他们病房,就住有一位RBD男性老年人患者。几年前,老人和家属发现他总是在睡梦中大喊大叫,有时会不慎从床上翻滚下来。这还不算太严重。有些患者来就诊时,会看到他们摔得鼻青脸肿,甚至骨折。有些人梦见跟人打架,他的身体也会演绎出梦境的内容,会在睡梦中踢腿捶墙,掐爱人的脖子。为了防止这些危险的动作发生,有的患者会在睡觉时主动将自己用绳子捆绑起来,或者是失眠整夜不敢入睡,极大地影响了生活质量。“睡眠中你无法想像会发生多少不可思议的事情。当你越深入了解睡眠医学这一领域时,才知道它的丰富多姿。”
谁都可能失眠 “根源”问题需要综合治疗
在睡眠医学中心,每天前来求诊的睡眠障碍者可谓五花八门,患病年龄跨度也很大,上至80多岁的老年人,下至1岁多的小孩,都可能患上失眠症。这就要求该学科的医生不仅要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各项技能,还要熟悉大量其他科疾病的诊疗知识。
一位资深医生的成长,就是在不断学习、不断丰富、不断突破自我的过程中提升起来的。韦博士亦是如此。刚开始接触睡眠,她更多的是从生物学的角度去分析,运用药物治疗手段解决患者的睡眠障碍,但随着和患者深层次地接触和了解之后,需要不断调整治疗方案。因为你会发现,患者有些“根源”问题,会涉及社会因素,需要结合心理治疗、物理治疗、认知行动治疗等方面去综合考量。
睡眠医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只有终身医术磨练,才能更好地适应变化的咨询需求和挑战。目前,韦博士还在进行中德心身医学培训,临床上遇到的器质性疾病、采用所有药物和物理治疗疗效欠佳的“疑难杂症”,未来只要做到心身同治,就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十年匠心铸造 诊治技术全国领先
“睡眠治疗是一门科学的艺术。”从中心启用伊始,作为该中心的主任,韦博士就要求医护带证上岗,尽量都去考取行业内的各类国家级证书,她希望将中心打造成为一个有技术、有态度、有温度的临床科室。
不断探索新的医疗途径,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也是该中心的宗旨。下一步,该中心还将不断创新,将艺术与正念赋能心理治疗。从3月份开始,中心的特色治疗方法——团体心理治疗也已亮相。该治疗方式是通过医师科普、集体交流、分享和支持,为患者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环境,帮助他们改善心理健康。值得一提的是,国家级睡眠技术培训基地也将落户在该中心。
厦门市仙岳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于2014年开设,10年时间,从无到有,一步步成长为一个省内规模最大,专业一流,集临床、科研、教学于一体的睡眠医学中心。医院聘请了睡眠领域全国知名专家唐向东教授作为学科指导教授,在全省率先使用失眠认知行为治疗法且效果显著,80%以上的患者在参与此项治疗后痊愈。韦璇博士和她的团队坚信,每一个来到中心的患者都值得被深入理解和关心,治疗睡眠障碍不仅仅是解决一时的痛苦,更是帮助患者找回生活的质量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