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在湖底撒石灰粉
台海网10月18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朱黄 郑丽金 文/图)上周末,有市民向导报热线反映说,他们发现近日有人往湖明桥附近的筼筜湖湖底撒了一层白灰,不知道这是在干什么?
据该市民介绍,上周五位于湖明路一侧的筼筜湖湖区排空见底。上周六开始,有工人将一袋袋白灰运送到筼筜湖湖边,大约每隔50米就放了一袋。然后,工人就拿勺子把白灰撒到湖底的淤泥上。虽然不明白这是在干什么,但好像湖里散发的味道是淡了一些。
上周六,导报记者来到现场后发现,在湖明路附近的筼筜湖湖水已被清干,放眼望去一片淤泥,藏在湖底的各种“异物”一下子全部“见光”,比如建筑垃圾、瓶子。工人们正在进行地毯式清理。清理完后,工人们拎着小桶,从湖边至湖中间一路撒白灰。
正在施工的工人介绍,他们撒的是生石灰,目的是对底泥、微生物进行消杀,同时对淤泥进行改良。“撒生石灰就是为了酸碱平衡,生石灰溶解于水后产生的钙离子可以与水中的硫酸根、磷酸根等产生沉淀,降低水的酸度,湖里的味道会小很多。”工人说。
厦门市筼筜湖保护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该区域是城市的排洪通道,每年汛期过后,都会给排洪沟做清淤,疏通排洪通道,减少湖底淤泥的淤积。“淤泥淤积会对水体造成一定的污染,清除完淤泥都会在沟底撒上一些石灰粉,作为沟底的消杀,起到净化底质的作用,确保来年排洪通道的顺畅,以及水再重新灌回来时沟底能有一个良好的底质环境。”工作人员表示。
“石灰撒下去遇到沟底残留的水,很快就会氧化发挥作用,一般几天后就能回灌水了。”该名工作人员介绍,石灰相对比较温和,清淤完后都会配套撒石灰做局部小范围的消杀,改善局部沟底的环境。不是整个筼筜湖全面撒石灰粉,只有局部小范围的区域会撒石灰粉,同时也会控制石灰的用量。在清淤期间,湖内没有鱼也没有白鹭,因此对生态环境不会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