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社会民生  >> 正文

洗完“澡”,厦门筼筜湖擦抹“爽身粉”

给排洪沟做完清淤后,湖底撒上石灰粉进行消杀净化底质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朱黄 郑丽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工人在湖底撒石灰粉

  台海网10月18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朱黄 郑丽金 文/图)上周末,有市民向导报热线反映说,他们发现近日有人往湖明桥附近的筼筜湖湖底撒了一层白灰,不知道这是在干什么?

  据该市民介绍,上周五位于湖明路一侧的筼筜湖湖区排空见底。上周六开始,有工人将一袋袋白灰运送到筼筜湖湖边,大约每隔50米就放了一袋。然后,工人就拿勺子把白灰撒到湖底的淤泥上。虽然不明白这是在干什么,但好像湖里散发的味道是淡了一些。

  上周六,导报记者来到现场后发现,在湖明路附近的筼筜湖湖水已被清干,放眼望去一片淤泥,藏在湖底的各种“异物”一下子全部“见光”,比如建筑垃圾、瓶子。工人们正在进行地毯式清理。清理完后,工人们拎着小桶,从湖边至湖中间一路撒白灰。

  正在施工的工人介绍,他们撒的是生石灰,目的是对底泥、微生物进行消杀,同时对淤泥进行改良。“撒生石灰就是为了酸碱平衡,生石灰溶解于水后产生的钙离子可以与水中的硫酸根、磷酸根等产生沉淀,降低水的酸度,湖里的味道会小很多。”工人说。

  厦门市筼筜湖保护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该区域是城市的排洪通道,每年汛期过后,都会给排洪沟做清淤,疏通排洪通道,减少湖底淤泥的淤积。“淤泥淤积会对水体造成一定的污染,清除完淤泥都会在沟底撒上一些石灰粉,作为沟底的消杀,起到净化底质的作用,确保来年排洪通道的顺畅,以及水再重新灌回来时沟底能有一个良好的底质环境。”工作人员表示。

  “石灰撒下去遇到沟底残留的水,很快就会氧化发挥作用,一般几天后就能回灌水了。”该名工作人员介绍,石灰相对比较温和,清淤完后都会配套撒石灰做局部小范围的消杀,改善局部沟底的环境。不是整个筼筜湖全面撒石灰粉,只有局部小范围的区域会撒石灰粉,同时也会控制石灰的用量。在清淤期间,湖内没有鱼也没有白鹭,因此对生态环境不会有什么影响。

相关新闻
标尺明晰,让“静静”日渐安好

□冯海燕   身处繁华喧嚣感受车水马龙时,也会不经意受到各种噪音干扰,这时候,宁静的小区就是隔绝外界噪音的港湾。10月11日,厦门市生态环境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厦门市地方标准《美丽家园住宅区环境保护规范 宁静小区》进行了介绍。 (10月12日《海峡导报》)   繁华热闹我们喜爱,宁静温馨也心向往之。闹中有静,可咸可甜,那就是我们心目中理想家园的模样。...

厦门启动本岛排水管涵修复

排水管涵是城市基础设施的“毛细血管”。昨日,记者从市市政园林局了解到,厦门本岛排水管涵修复工程已正式启动,将对筼筜湖流域外总长102公里的39条排洪管涵的缺陷部位进行修复,预计2025年底全部完工。   据了解,厦门本岛旧城区排水管涵建成年代久远,近年来发现,部分排水管涵存在结构安全隐患。在此背景下,我市正式对本岛排水管涵开展全面系统性修复。   据...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守护一江清水出巴渝【图】

10月9日,重庆市巫山县清漂队工作人员在长江巫峡口段进行清漂作业。   位于长江三峡库区的重庆市巫山县是长江流经重庆的最后一站,境内长江干流岸线长55公里、支流岸线长128.45公里。   近年来,巫山县把保护长江生态环境放在重要位置,持续深入推进河长制工作。通过成立水域清...

黄河水让荒原变绿洲【图】

宁夏红寺堡扬水管理处红三泵站(无人机照片,9月7日摄)。   20世纪70年代,国家启动建设扶贫扬黄工程,将黄河水抬升数百米引入中部干旱带的盐池、同心、红寺堡等县区,破解水困。红寺堡扬水工程是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跨吴忠市的红寺堡区、同心县、利通区和中...

一男子将轮胎绑成小船 半夜下湖捕鱼!厦门市筼筜湖保护中心回应

◆一男子半夜乘坐自制简易筏在筼筜湖里捕鱼 ◆筼筜湖边的警示牌   台海网9月22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朱黄 郑丽金 文/图)一个轮胎上面放个盆,就成了一艘小“渔船”。近日,有市民在筼筜湖看到,一名中年男子就坐在这种“渔船”上张网捕鱼,把鱼捞上岸后,一边拣鱼一边拍短视频。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