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社会民生  >> 正文

“三门”共走成功路 情连两岸妈祖缘

台南正统鹿耳门圣母庙参访团来厦门朝宗宫交流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方艳艳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10月13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方艳艳 陈紫琳 通讯员 林坤山)10月12日,金秋送爽,硕果满枝。《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后,厦门朝宗宫迎来了首个台湾团队——台南正统鹿耳门圣母庙参访团。这也是圣母庙新任主任委员王增荣上任之后,首度到访朝宗宫。

  朝宗宫管委会主任林招治表示,《意见》中三次提到妈祖文化,“三门共走成功路”是郑成功精神和妈祖文化的完美结合,是厦门、金门、鹿耳门特有的文化交流标识之一。正可谓:赓续成功路,情连妈祖缘。

  在朝宗宫大殿,朝宗宫管委会为鹿耳门圣母庙参访团一行举行了非遗“妈祖信俗”献礼仪式,仪轨如古,庄严典雅。充分展现出“福”文化的精髓。《意见》指出:发挥妈祖等民间信仰精神纽带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民间信俗交流活动。朝宗宫特意安排由年轻一代组成的文艺阵头表演。王增荣表示,年轻一代传承阵头文化新颖、独特,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期待下次两宫的文艺阵头进行汇演交流。“‘三门共走成功路’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历史轨迹,并且与妈祖文化有着神奇的故事传说,流传于两岸之间。”随行的台南文史专家郑道聪介绍,史载,362年前,郑成功从厦门港恭迎三尊妈祖像随舰护师,从金门料罗湾出发,至台江时受妈祖神助“水涨三篙”,大军顺利进入鹿耳门,将三尊妈祖像供奉于台南正统鹿耳门圣母庙内。时至今日,信众亲切称为“国姓妈”。可以说,360多年前,厦门朝宗宫与台南正统鹿耳门圣母庙就结下了亲缘。

  从小在鹿耳门长大的厦门台商协会原会长吴进忠表示,十分期待三尊“国姓妈”能早日重回故地——厦门港玉沙坡巡安,为两岸信众布福。

相关新闻
海内外青少年“做十六岁”体验闽南成年礼【组图】

8月22日,闽南地区人生礼俗“七娘妈生做十六岁”在厦门朝宗宫举行。共有44名少年参加活动,其中5位金门少年,8位印尼籍少年。少年们穿状元服过平安桥、成年门,踩街结束后,手捧清茶,孝奉尊亲。两岸的阵头表演也前来助兴,祝福少年们健康成长,诸事成功。 图为少年们过平安桥和成...

44名青少年 七夕在鹭岛“做十六岁”

▲身着状元袍体验“状元踩街”   台海网8月23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婧琳 王宇翔 通讯员 林坤山 文/图)昨日是农历七月初七,沙坡尾朝宗宫为16岁青少年举办闽南民俗“七娘妈生做十六岁”成人礼活动。现场共有44名厦门、金门,以及印尼籍青少年参加活动。   据了解,朝宗宫从2015...

百人英歌舞走进厦门沙坡尾

来自广东的妈祖信众率英歌舞一行107人,近日走进厦门沙坡尾朝宗宫交流。当天英歌舞表演在厦门老街上展现。据悉,英歌舞是汉族舞蹈形式之一,是一种糅合南派武术、戏剧等地方艺术为一的集体舞,可追溯至明代。表演期间,舞者双手各执一短棒,上下左右互相对击,动作健壮有力,给人以力与美的震撼。英歌舞于2006年5月20日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来...

两岸同胞相聚同拜妈祖共祭龙王

台海网2月22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曾宇姗 通讯员 林坤山)昨天是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在厦门朝宗宫管委会主任林招治的邀请下,30多名两岸同胞相聚朝宗宫,同拜妈祖、共祭龙王。   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将“龙抬头”视为一个纳祥转运的日子。朝宗宫特在此日邀请在厦台青共度这个民俗节日,组织聚餐与大家共享海蛎炸、春卷、赤烧肉等传统闽南小吃,并且一同拜妈...

厦门朝宗宫连线金门两岸共同“拜天公”

台海网1月31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曾宇姗 通讯员 林坤山)每年正月初九这天,都有一场盛大的生日派对在闽台盛行,被人们称为“天公生”。昨天,厦门朝宗宫与金门料罗顺济宫举行“厦金同祭天,福泽荫两门”祈福活动。在厦门朝宗宫搭建的祭坛前,两岸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共同祈祷国泰民安。   据悉,坐落于厦门港发祥地的朝宗宫,其妈祖文化是海外游子的精神慰藉。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