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先进生产力,人工智能推动着经济社会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出现,正逐步赋能千行百业,越来越多的传统职业出现了AI的身影。这不禁让我们思考:AI会抢走哪些职业的“饭碗”?AI的发展又会带来哪些新职业、新业态呢?一起来看记者的一线观察。
只要在对话窗口输入想要咨询的健康问题,AI智能客服就可以结合具体情况、治疗史等信息给出相应的建议。这是快商通面向消费医疗领域研发出来的升级版营销客服机器人。相比原来,这款AI智能客服更具备思考、联想的能力,已经可以取代90%以上的人工客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不仅向AI智能客服“投喂”对话语料,注入行业知识,还结合人工偏好,对语料做梳理、分析,使得AI在对话时更具有人的思维。
快商通联合创始人 李稀敏:我们首先利用AI能力取代了夜班客服,现在可以把上白班的客服给代替,而且代替的是相对于售前的(营销客服),不是回答简单问题的售后客服。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和客服类似的、简单重复性的工作可能被AI所取代,例如车间工人、电话销售、银行柜员等。凭借超强“大脑”,AI还能提供更加精确和高效的服务,因此翻译、律师、数据分析师等知识密度大的职业也有可能被AI抢走“饭碗”。但AI在“抢饭碗”的同时,又在“给饭碗”。随着AI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大模型、芯片等产业链也迎来井喷式增长,催生了越来越多的新职业,为更多人打开了就业新空间。
走进渊亭科技研发部,朱成忠正用电脑检查大数据平台的运行情况,探测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他就像是数据的“保镖”,时刻确保着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防止数据泄露和遭受黑客攻击。这样的职业被称为数据安全工程技术人员,是去年6月人社部公示的18个新职业之一。在AI时代,数据正逐渐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生产要素,数据泄漏不仅会给个人、企业造成损失,甚至还会影响公共安全。未来,掌握数据安全、网络安全方面的能力或将成为相关从业人员的硬指标。
渊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数据安全工程技术人员 朱成忠:我们还需要具备项目管理、风险评估、应急响应这一类的技能。(数据安全)这块相关的技术人员,其实应该是处于越来越增值的状态,可能后面会变成一个公共的角色。
基于AI和3D技术,黑镜科技打造了MetaMaker Studio数字内容编辑工具,一个新的岗位--MMS数字编导也因此诞生。在这个工具里,导入一张照片或者一段文案就可以生成一个AI数字人。AI数字人生成之后,还需要专业人员对数字人的整体形象、人物动态、内容场景等进行调整和设计,最终呈现出客户所需要的完整数字人形象。
厦门黑镜科技有限公司MMS数字编导 许太兴:比如说你是希望它更像照片上的真人,还是说需要有一些艺术化的表达,像漫画风格或者其他风格的形象创建,都需要你自己去调整。
记者 王晓彤:刚刚体验完之后我发现,对于整个数字人的形象设计,看似简单,操作起来却大有门道。对于同一个形象不同审美的人创造出来也是大不相同。我们可以看到,在AI时代下,这样的技术人才,其实不仅仅需要满足传统意义上程序员在技术方面的硬能力,同时也需要提高审美、认知方面的软能力。
记者一线观察:AI时代 如何培养新职业人才?
面对AI发展所带来的新需求、新变化,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来应对新职业的出现呢?厦门又要如何培育这些人才呢?继续来看记者的一线观察。
当前,厦门不少企业正在加速布局人工智能“新赛道”。行业的蓬勃发展,使得像MMS数字编导、数据安全工程技术人员这样的数字化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多。为此,黑镜科技自主搭建了一套教学培训体系,指导学生和从业人员掌握元宇宙搭建、数字人设计等数字编导技能。
厦门黑镜科技有限公司培训部总监 吴锦:目前已经跟各大高职院校、中职院校以及一些教学机构达成合作,最快可能7月份就会开班。MMS数字编导已经通过了(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新业态专委会)的认证,只要培训学员的能力达标,是可以取得相应的证书的。
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各大高校也在积极探索新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华侨大学联合美亚柏科、国科科技共建网络与信息安全产业学院。学院根据行业需求重塑人才培养方案,企业导师会参与实训教学,把真实的项目和案例带到课堂中。近期,学院成功获批立项建设工信部“网络与信息安全”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将进一步优化完善教学链结构和人才链设置,最大程度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区域产业建设需求的精准匹配,为厦门甚至全省的专精特新企业培养和输送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华侨大学网络与信息安全产业学院院长 田晖: 我们今年就开始这样一个尝试,把美亚柏科的低代码开发平台引入到学校里面,这些学生在培训过程当中可以了解目前大数据领域低代码开发或者代码重用的一个技术趋势,同时也能够通过学习,可以从事一些今后大数据应用的快速开发和部署,为他们以后的就业和发展奠定很好的基础。
不仅仅是校企联合,政产学研用融合正成为厦门培育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创新路径之一。上个月,火炬高新区管委会联合集美区政府成立了“厦门软件园产教融合基地”,架设起从高校人才培养到产业服务就业的桥梁。针对企业复合型数字化人才的迫切需求,基地组织来自高校和产业界的专家联合研发了一系列课程,涉及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大数据、网络安全等领域。首批课程计划于今年8月上线,面向厦门市企业和院校免费开放。据测算,项目成熟期每年将为我市软件与信息服务技术产业培养优秀“学生工程师”超过5000名。
厦门大学人工智能系教授 史晓东:政府可以把跟AI相关职业的一些科技计划进行比较好的规划,引导当地的一些高校、高新技术企业一起来攻关,这样学生可以更多地参与到AI相关的一些项目之中,毕业以后就能直接参与到一些当地企业的建设之中,从而促进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AI时代,我们不仅看到了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也看到了抓住机遇敢于破局的人。置身于AI热潮中更需保持“冷思考”,与其担心被AI抢走“饭碗”,不如思考如何跟上科技发展的脚步,学习应用新技术来提升技能,成为新时代的新职人。与此同时,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也要携起手来,积极拥抱新技术,合力培育新职业人才,让AI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剂。
来源: 厦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