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社会民生  >> 正文

16.3万尾鱼蟹苗被放流海洋、湿地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吴鹏波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5月31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吴鹏波 通讯员 郑素描 同检宣)近日,同安区检察院联合同安区法院、同安公安分局、厦门市海警局、厦门市海洋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同安区农业农村局共同举办“邂逅湿地·拥抱生态”主题增殖放流活动。活动中,13.8万尾黄鳍鲷、2.5万只拟穴青蟹苗在金都海域、下潭尾湿地公园附近同安海域放流。

  据了解,本次增殖放流活动,是同安区办理的7起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件被告人自愿认罪认罚,购买16.3万尾鱼蟹苗放入海洋、湿地,以此方式履行生态修复义务。

相关新闻
今年厦门海洋生态修复项目获4亿元中央财政资金支持

经财政部和自然资源部组织竞争性评审和公示,今年我市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获得4亿元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其中第一笔奖补资金2.4亿元已下达,获得资金支持的翔安区下后滨段和九溪口至大嶝大桥段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力争6月底正式动工。到2025年我市将基本完成全海域生态修复工作。 我市此次获得中央财政4亿元资金支持的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包含翔安区下后滨段...

福州举办“万人亿鱼”增殖放流·闽江活动

2023年5月22日是第23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5月20日,以“从协议到协力:复元生物多样性”为主题的福州“万人亿鱼”增殖放流·闽江活动在福州市海洋与渔业执法码头举行。此次活动系2023年福州市增殖放流系列活动的首场,共向闽江投放鲢鱼、鳙鱼苗种近12.5万尾。 “开展‘万人亿鱼’增殖放流活动,号召‘万人参与,放流亿尾鱼’,不断增强公众生态保护意识,规范公众放生...

探索生态修复新路径,共绘美丽福建新画卷

4月的福建,春光明媚、气候宜人。闽江河口湿地保护区内,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神话之鸟”——中华凤头燕鸥再次如约而至。它们披上黑色冠羽“炫舞”,用独特的和鸣、踩背等求偶行为,为春夏之交的湿地带来蓬勃生机。 目前,闽江河口湿地保护区内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87种,常年迁徙在此停歇的水鸟超过5万只,已然是迁徙水鸟重要驿站地、越冬地和燕鸥类重要繁殖区。 ...

漳州龙海:蓝色海岸线上的生态活力

航拍下的龙海九龙江口红树林省级自然保护区。这里有全省面积最大、种类最多的红树林,区域内的红树植物共5科7属10种。 春日暖阳下,绿的不仅是农田和山林。在我省面积最大、种类最多的红树林——龙海九龙江口红树林省级自然保护区,园林工人在曾经被互花米草侵蚀的滩涂上重新种下红...

福清在东张水库开展增殖放流活动

连日来,为保护河流生态环境,推进乡村水域生态振兴,福清市在东张水库开展增殖放流活动,将30吨、价值49万元的鱼苗投入东张水库。此次增殖放流还是福清首个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替代性修复活动。 工作人员正在福清东张水库投放鱼苗。 在东张水库放流点,工作人员将分装好的鱼苗陆续倒入湖中。伴随着“哗啦啦”的水声,小鱼苗欢快地游进水库。此次投放的鱼苗主要为白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