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6月24日讯(导报记者 许茵茵)昨日上午,由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主办的“牢记使命 奋斗为民”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市教育局专场举行,厦门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陈珍,市教育局副局长洪军出席并发布有关情况。
2012年以来,厦门市连续实施两轮三年学校建设计划,实施补短扩容工程,十年来共建成中小学幼儿园项目425个,新增学位数30.49万个。
目前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502所,全日制在校生109.47万人,在职教职工 8.97万人。和2012年相比,学校增加了377所,在校学生增加34.36万人,教职工增加3.96万人。
实施“名校跨岛”行动,厦门一中、双十中学、外国语学校、科技中学、实验小学等优质学校到岛外办学,实现各区至少有2所优质高中、1所特殊教育学校。
公办园覆盖率达50.3%基础教育满意度保持全国前列
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公办园覆盖率达50.3%,示范性幼儿园达51.1%,学前三年毛入学率为99%。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4年厦门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域通过国家评估认定,2020年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化。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00.62%。普通高中优质多样发展,增加5所省级示范性高中学校、5所省一级达标高中,74.92%普高学生在省一级达标高中就读。
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的学业水平领跑全省。基础教育满意度保持全国38个主要城市前列。
高教职教优质发展、作用凸显。据了解,厦门大学入选A类36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厦门大学、华侨大学、集美大学入选省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引进华东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上海音乐学院来厦办学。共有20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占全省七成以上。
近五年全市符合条件随迁子女就读公办校比例保持70%左右
厦门市作为全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主要流入地之一,随迁子女受教育的权益备受社会关注。近五年全市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就读公办学校比例保持在70%左右。
近年来,厦门加快公办学校建设和对现有公办学校进行挖潜扩容。2012年以来全市共建成211个中小学项目、214个幼儿园项目,新增23.16万个中小学学位、7.33万个幼儿园学位。同时充分“挖掘”现有公办学校学位,用足普通教室,适当放宽班生额,增加随迁子女入学机会。另一方面,向民办学校购买学位,全市共向31所民办学校购买学位,每年提供一年级学位6100多个。
对就读公办学校和政府购买的民办学校学位的随迁子女,厦门还免除其学杂费、课本费、簿籍费等费用。全市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享受免费义务教育的比例达95%。
建立公平入学机制。2014年起,厦门逐步建立健全积分入学制度。每年全市约2万名随迁子女通过积分入学免试就读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小学,小学毕业生还可以正常参加小升初派位。
下一步,厦门市教育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厦门市教育设施规划(2020-2035年)》,持续加大学校建设力度,力争到2025年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含中职)项目360个左右,新增学位32万个,全面解决“有学上”“上好学”问题。
今年进一步启动“名师出岛”行动持续增加岛外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岛内外教育一体化备受关注。据了解,厦门实施乡村学校“一校一骨干”培训项目、校长助力工程,2012年以来共培养137名岛外教学领军人才和108名乡村市级骨干教师。今年进一步启动“名师出岛”行动,主要依托名师名校长工作室,要求工作室研修人员中薄弱学校或近六年新办学校的教师人数不少于50%、岛外干部不少于70%,以此引领岛外学校教师团队发展。
下一步,厦门还将持续增加岛外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深化城乡结对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建设,努力在2025年前,实现岛外各区全部通过“福建省教育强区”评估,全面提升岛内外教育优质均衡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