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在垃圾分类督导员指导下,将分类好的垃圾投入垃圾桶中。(资料图/记者 吴海奎)
台海网1月19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厦门之美,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2021年,在厦门垃圾分类工作画册上,是浓墨重彩的一章——这一年,厦门持续深化生活垃圾分类,探索经验、创新做法;这一年,厦门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错峰直运,不断优化农村上门收运、完善可回收物体系;这一年,厦门深入推进垃圾分类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
减掉繁复包装,去除冗杂修饰,垃圾分类为厦门“美容塑形”,为更高水平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添助力,让厦门变成一座“素颜”也很美的城市。
以绿色、低碳、环保谱写现代城市生活的时尚新旋律,用文明、和谐、自然描绘理想居住环境新画卷,城市素养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社会文明在脚踏实地地进步。
2022年,在新的起点上,厦门将驰而不息,持续推动绿色转型。
本报今日用一组关键词和数据,带您速览厦门垃圾分类工作不平凡的2021。
本版文/本报记者 柯 笛 通讯员 林时蔚
为城市
瘦身
减轻城市负担,为群众居住环境带来更多空间和资源。
嘉莲街道英皇湖畔花苑小区增设可回收物桶,减少其他垃圾桶,努力实现垃圾减量化。(本报记者 柯笛 摄)
0.95kg
垃圾减少,城市更轻了。
如今厦门每天人均垃圾量由1.3kg降低到0.95kg,全市生活垃圾量实现负增长。
200吨
变废为宝,资源更多了。
庄家宝蔬菜合作社建起有机堆肥大棚,对农业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每月可处理农作物垃圾2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