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修后的曾厝垵渔桥。
■渔桥桥面整修一新。
台海网1月10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最近,经过环岛路曾厝垵路段的市民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素有厦门“最文艺天桥”之称的曾厝垵人行天桥,经过翻新华丽变身,老旧的桥面木板更换了,桥梁栏杆的锈迹不见了,夜景灯光也更漂亮了。
曾厝垵人行天桥又称渔桥、鱼骨桥,全长83.13米,犹如一条红色锦鲤,横跨环岛路,连接曾厝垵文创村和海边风景区,是游客旅游过街往返附近景点之间的必经之桥。
文/记者 王绍亮 通讯员 张颖
图/陈立新
为何要修
常年风雨侵蚀 通行负荷大
市交通局公路中心直属分局工作人员介绍,渔桥近年来刚进行过检测,桥梁结构安全性总体良好。但由于临近海边,常年受风雨侵蚀,干湿交替,温度变化大,加上作为“网红”景点,桥上的通行负荷大,导致桥面防腐木面板磨损、变形、开裂,鱼骨架涂装褪色,桥梁钢结构、不锈钢栏杆表面锈蚀,桥面两侧LED灯带、地灯破损,种种病害让渔桥逐渐失去昔日“光彩”。为此,他们“对症下药”,对渔桥开展一系列“整形手术”,让渔桥焕发新容颜。
如何修缮
外观不变 参照最初方案实施
工作人员介绍,本次渔桥的修缮,严格参照最初设计方案进行,除了在结构上采取加固措施之外,外观上是看不出修缮后的渔桥和刚建成时有什么区别的。特别是刷漆配色方案和夜景照明方案,都严格按照最初的方案实施。
经过修缮,渔桥从桥面铺装木板到结构构件,从电缆线槽到地灯灯带,多种“装备”全部更新。从桥下看,原本起皮、锈蚀的梯道人行踏步板钢承托龙骨构件和桥面纵梁已更换,桥台钢构涂装破损部位进行了除锈、补腻、重新喷涂防腐漆等工序,渔桥主体更加“身强体壮”。沿梯道而上,此前不锈钢栏杆上的锈迹不见了踪影,颜色暗淡的鱼骨架重新亮了起来。桥面铺装的防腐木面板全部换新后,新鲜感扑面而来。
此次渔桥修缮还对桥上部分细节进行了“梳妆”,主要是对梯道、桥面下方锈蚀的线盒进行更换,增设线盒收集缆线,并重新对缆线规整去冗;夜景灯线路也套上了可挠金属管进行保护和美化。夜幕降临,这些夜景灯除了照亮行人的脚下路,还勾勒出渔桥的曼妙身姿,焕发出别样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