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青春之火 点亮精神障碍患者前行路
社会工作者王文娜用心服务90多个患者家庭
台海网11月21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头拍肩拍,头肩拍拍……”伴随着欢快的口令,厦门市思明区莲成社区内8位精神障碍患者的家属做起了放松心理的“金龙拍拍操”。他们大多已满头银发,但脸上都露出信任的笑容,一起给带队的女孩点赞。
这位沉稳又亲和的女孩,正是今年22岁、厦门市莲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社工王文娜,她如一缕清晨的阳光,为精神障碍患者和家属带来温暖。
莲成社区内,王文娜(左二)带领精神障碍患者的家属进行相关心理调适活动。
实习4个月
接触600多位精神障碍患者
从今年7月毕业至今,王文娜就开始负责思明区精神障碍社区康复“康乐家园”项目。她的工作主要是为病情稳定的精神障碍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服药管理、家庭支持、社会参与倡导等服务,帮助精神障碍患者顺利融入家庭,早日回归社会。王文娜已经与90多个服务对象及家庭建立了联系,并进行了25场相关活动。
从医科大学毕业后,王文娜身边的同学进入社工机构的少之又少,而专门服务精神障碍患者的只有她一个。“之前不了解,对他们有点抵触,了解后对他们的印象就改观了。”王文娜说,大四实习时,她参与了一项普查工作,在4个月时间内接触了600多位精神障碍患者。这让她意识到,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怀和照料。
王文娜注意到,不少精神障碍患者出院回家后,没过多久就会病情复发。考虑到社区后端的康复难题,毕业后,她毅然选择继续为精神障碍患者服务。
她常写“反思日志”
与同事探讨交流问题
为了把对方的“家底”摸清,王文娜和同事进驻社区的第一步就是走访。通过建立专人专档、记录他们的诉求和难题,进而有针对性地安排服务类型。这也是前期最为耗时的工作。
但对她而言,工作中最难的是如何让对方敞开心扉。“精神障碍患者对人际交往很敏感。一旦觉得没有得到帮助,他们就不太愿意交流了。”王文娜说,每当遇到不被信任的情况,她都会写“反思日志”,并把问题发到微信工作群和同事交流,有时还会求助社区居委会作为中间人帮忙引荐。因为踏实专业的服务,她和同事的付出慢慢得到了服务对象的认可。一次,一个精神障碍者的亲属激动地告诉王文娜,孩子近期主动提出要找工作、回到社会中去。“看到他们越来越好,我心里很幸福。”她说。
“他们,需要更多关怀。”对于自己工作的意义,王文娜这样认为。据了解,近年来,随着“爱心厦门”建设的推进,许多像王文娜这样“95后”“00后”的年轻力量,加入关心关爱特殊人员的行动中来,用青春的热诚继续点亮这座城市的“爱心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