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9月27日讯 据新福建报道 9月26日下午,厦门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厦门市疫情防控情况新闻发布会。9月25日0时至24时,厦门市共报告新增确诊病例5例,均来自同安区,其他区无新增。
面对骤然严峻的疫情,是怎样一群人构筑的生命防线,以最快的速度控制形势,让广大市民有足够的安全感!一次行程之外的走访交谈,我们从现场和言语背后,感受到那股憾人心弦的力量和感动。
“普通”的核酸现场,不一般的背后故事
原计划到大嶝取景做厦门未来国际机场素材,岛上当日正进行第四轮核酸,从戒严检查的路口进入大嶝街道,街道上满是防疫宣传标语、陆续前往检测点检测的居民和引导检测的工作人员。想到翔安保持着0增的优秀防疫成果,必然有着一群辛苦“战疫”的人员,我们不禁想深入感受下翔安的防疫工作,一句“不如我们直接在这测核酸得了”的玩笑话,却让我们意外收获一群“英雄们”的故事。
行至大嶝中学门口,有序进场的村民、值守的人员、飘扬的党旗,一切似乎和普通的核酸监测点没有什么不同,但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这场“战疫”背后的感动。
刚进场,一张特别的流程图就引起我们的注意,本来只是因为标题的“第四轮”字眼引起我们的关注(我们已测过四轮),但这张极致详尽的图让我们不禁想和“作图者”聊一聊。
一番询问,我们和在现场的阳塘村书记张阿成、村长张海凉,了解到了这一场“战疫”的与众不同。
不同于其他的社区核酸,阳塘是一个征拆村,他们祖辈居住的土地,不仅是当年金门炮战的主战场,更是未来厦门4F级国际机场的选址。如今,大多数人已完成搬迁,也因此一个村的居民散落各地,一个不漏地完成通知、检测工作,并不容易。
郑全毅主任反复强调,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与他们现场聊天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从疫情突发的那一天起,他们就几乎没有好好休息过。“半夜一点,接到指令,在包村领导郑全毅的领导下组织召开会议。盘点现状,罗列问题,一一讨论解决,待到全部的部署完成,已是凌晨三点多,又连夜组织布场、人员……”
现场的这张独特的流程图,就是他们连夜作战的核心部署,通过现场书记为我们做的简单讲解,我们了解到,从主要责任人,到各功能小组,现场检测步骤,将所有会面临的主要问题,都呈现在这张图上,算无遗策。“我们这叫‘挂图作战’,责任到人,明确清晰,是完成工作的基本,现场能在保持1米间隔情况下容纳500人,这都是之前做个数据分析和场地测算的最佳条件了。”书记为我们讲解,“检测效率和防疫措施,无疑是重中之重,要高效,也要安全,要最大程度保障现场安全防疫!”
一张看似简单的流程图和书记平淡的介绍,我们却能感受到其中的力量,正是有了这样的“大脑”,才能如此迅速将党员干部、医务人员、志愿者等各方战疫力量有条不紊的完成部署,在当下的形势里,检测效率,无疑是重中之重!
另一个让我们心潮叠起的,是他们说到的人员通知问题,不同于短信、电话通知,为了保障散落在各地的村民能够到监测点完成检测,他们将人员划分为12组,将散落在7个主要社区的村民,挨家挨户上门通知、沟通,当然,阳塘居民的积极配合,也是检测顺利推进的关键。
他们的叙述相当简洁,但我们却在感叹,或许中国能不同于外国的疫情泛滥,我们的安全感,就是来自于这么一群将人民生命置于一切之上的可爱的人们。
四轮,十余个日夜,用汗水守卫防线
8:00-19:00是检测时间段,但他们需要早上6点到位,提前进行人员轮值复核、场地消杀布置等工作,晚上结束后,同样需要进行场地清理、消杀,以及3619名居民的检测情况复核、开会复盘等工作,回到家常常已经是12点后。“累是肯定的,但是看看现场这么多人,你也会感觉到一种精气神在支撑你“,书记张阿成总能时不时给出一句”金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