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群成员配合曙光救援队成功找到迷路老人。(资料图)
台海网8月8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8月3日,一条抖音引起了厦门市曙光救援队教官高剑巍的注意。
广西河池一位父亲把从小重度脑瘫的孩子培养成厦门大学2021级新生,父亲不为人知的艰辛与孩子奋发图强的精神,深深打动了大家。高剑巍向孩子父亲核实情况后了解到,孩子腿脚行动不便,父亲将租住在学校附近(翔安),全职照顾孩子大学期间的生活起居。
考虑到校区周边交通尚不方便,“曙光的士互助群”的李亚浩向群里的出租车师傅们发起倡议,为这对即将到来的父子提供帮助。倡议一发出,立即得到热心“的哥”“的姐”的大力支持,师傅们专门建了一个互助微信群,当这对父子有用车需求时在群里提出,由就近和方便的“的哥”“的姐”免费接送。
“曙光的士互助群”,便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角。
2016年,这个群的名字还叫“厦门的士互助群”。那是一个“的哥”“的姐”自发组成、主旨为内部互助的群。“的哥”严二磊、李亚浩、李永鸽和路少华是群里的活跃分子。
“当时开车在路上,经常遇到迷路的老人和孩子。那会不知道该不该帮、怎么帮。”严二磊说。直到2018年互助群的管理员们与厦门市曙光救援队有了接触,救援队建议他们,可以发挥常年在路上的优势,载客拉活顺便找人。两支队伍一拍即合,开启了合作助人模式。
曙光救援队为他们提供一些专业救援培训,互助群的管理员接收到救援队发送的寻人信息后,再转发进互助群,发动大家一起找。随着配合越来越默契,互助群在寻人方面的优势愈发明显。2019年4月18日凌晨,接到曙光救援队发出的信息后,严二磊在湖滨南路找到一名61岁的走失老人;同年9月12日凌晨,李永鸽和“的哥”常耀锋找到了放学后与家人失联的女孩……
随着互助群的名气越来越大,一些贴靠、蹭名气牟利的行为时有发生。为了重申不为一己私利、不收任何费用的初心,也为了让互助群有更高的辨识度,2020年1月1日,在厦门曙光救援队授权下,“厦门的士互助群”正式改名为“曙光的士互助群”。
更名后的互助群更加活跃。他们不再局限于寻找走失的老人和孩子,还积极参与挽回和营救轻生人员,开展各种热心援助。据统计,截至今年7月份,这个互助群共帮忙找回老人、未成年人29人次,2次成功挽救轻生者。
有受助家属和当事人的感激,也有一些被质疑和不被理解的声音。但每次成功助人后的喜悦和欣慰,总能让他们抵御困难和困扰带来的压力。“去年4月,我们一起在路上搜寻一位83岁的走失老人。当我们在莲花五村附近发现老人,并呼唤他名字时,他转过头来的眼神让我们终生难忘。”李永鸽回忆说,从那个眼神中,他和在场的严二磊都深刻解读出了“救命稻草”四个字的含义。
“大家家里都有老人,每个人也都会老去。”李永鸽说,今天是他们需要被找到,或许未来就是我们需要被找到,“这种帮助都是互相的,不是吗?”
目前,互助群的成员已达115人。此前,河南多地遭受暴雨洪灾,厦门曙光救援队第一时间千里驰援,他们看得热血沸腾。“爱永远是在传递中温暖人心,救援队在前方帮我们保卫家园,我们也将在厦门继续献出爱心。”他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