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社会民生  >> 正文

海沧举办保生大帝圣驾巡安文化节 两岸26个方阵“比拼”非遗表演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崔晓旭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5月1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崔晓旭 通讯员 陈沧山 文/图)昨天,重修开放的海沧沧江三都瑞青宫恢复举办一年一度的保生大帝大型绕境巡安文化节,来自海峡两岸的闽南文化专家、民俗艺阵、海沧乡贤、海内外信众等齐聚一堂,共襄盛典,共祭保生大帝。

  保生大帝是北宋名医吴真人,他医术精湛,慈怀济世,深受爱戴。福建是保生大帝信仰的发源地,保生大帝在台湾是仅次于妈祖的第二大民间信仰,分灵庙多达数百座,有信众数百万人。始建于南宋乾道年间的沧江三都瑞青宫,供奉着厦门唯一一尊黑色脸保生大帝。清朝时,不少当地民众漂洋过海到台湾,随之请去了瑞青宫保生大帝的香火,令瑞青宫成为不少台湾保生大帝宫庙的祖庙。

  今年的巡安文化节吸引了来自海峡两岸的26个表演方阵、上千名信众参与,蜈蚣阁、竹竿舞、踢火、火鼎公婆等传统非遗表演上演了一场“大比拼”。国家级非遗项目“蜈蚣阁”被观众认为最别具特色,“蜈蚣阁”最长曾达到120节、全长376米,经认证是世界上最长的“蜈蚣阁”。而迎神时的“踏火”也极具观赏性,人们抬着保生大帝神像踩上滚烫的炭堆并踢开炭火来回跑,脚底竟然无恙。

  “瑞青宫历史悠久,传承文化的同时还联系着两岸民众的情感。”厦门市非遗保护中心专家组组长陈耕表示,闽台文化同根同源,两岸的民间交流有利于民众沟通感情、传承文化,每年的巡安文化节,对于台胞以及海外游子来说,就是一种乡愁,召唤着他们回来寻根问祖,传承文化。

相关新闻
厦门保生大帝绕境巡安文化节恢复举办 台胞叹“解乡愁”

中新社厦门5月16日电 (记者 杨伏山)重修开放的厦门海沧沧江三都瑞青宫,16日恢复举办一年一度的保生大帝大型绕境巡安文化节,来自海峡两岸的闽南文化专家、民俗艺阵、海内外信众等相聚瑞青宫,共祭保生大帝。 5月16日,重修开放的厦门海沧沧江三都瑞青宫恢复举办一年一度的保生大帝...

厦门海沧:税收“加油站”开进爱心驿站

台海网5月15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近日,海沧“税务蓝”牵手“志愿红”,在海沧区多家爱心驿站设立“税收加油站”,为“爱心厦门”建设添砖加瓦。 据介绍,爱心驿站旨在帮助执勤交警、环卫工人、外卖小哥、志愿者等户外工作者解决饮水、吃饭、休息、如厕等问题,确保“渴了能喝水、热了能乘凉、冷了能取暖、累了能休息”。“税收加油站”的设立,则让户外工作者在休息...

爱心厦门|催人泪下!寻子30年在厦团圆,夫妻哭着谢民警

开栏的话 “铁肩担道义 热血铸忠魂”,任何时候我们都需要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法铁军。此次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海沧区深入学习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通过查纠整改,进一步激发政法队伍干事创业热情,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和“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海沧法院台胞调解员工作室在厦门市台协揭牌

台海网5月15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陈捷 通讯员海法)近日,海沧法院台胞调解员工作室在厦门市台商协会正式揭牌成立,该工作室的设立将为台胞、台企就近化解纠纷提供便利。   海沧法院积极探索涉台多元解纷机制,对于事实较为清楚或当事人均为台胞的案件,一般会先行委托台胞调解员进行调解。日前,海沧法院召开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查纠整改环节意见征求座谈会,台胞特邀...

厦门涉台文物海沧瑞青宫重修开放 打造慈济文化公园

台海网5月14日讯 13日,经过重修后的厦门市涉台文物保护单位——海沧沧江三都瑞青宫重新开放,由此亦拉开了瑞青宫保生大帝大型绕境巡安文化节的序幕。   始建于南宋乾道年间的瑞青宫,供奉着厦门唯一一尊黑脸保生大帝,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历史上属漳州龙溪县三都。后来,三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