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5月1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崔晓旭 通讯员 陈沧山 文/图)昨天,重修开放的海沧沧江三都瑞青宫恢复举办一年一度的保生大帝大型绕境巡安文化节,来自海峡两岸的闽南文化专家、民俗艺阵、海沧乡贤、海内外信众等齐聚一堂,共襄盛典,共祭保生大帝。
保生大帝是北宋名医吴真人,他医术精湛,慈怀济世,深受爱戴。福建是保生大帝信仰的发源地,保生大帝在台湾是仅次于妈祖的第二大民间信仰,分灵庙多达数百座,有信众数百万人。始建于南宋乾道年间的沧江三都瑞青宫,供奉着厦门唯一一尊黑色脸保生大帝。清朝时,不少当地民众漂洋过海到台湾,随之请去了瑞青宫保生大帝的香火,令瑞青宫成为不少台湾保生大帝宫庙的祖庙。
今年的巡安文化节吸引了来自海峡两岸的26个表演方阵、上千名信众参与,蜈蚣阁、竹竿舞、踢火、火鼎公婆等传统非遗表演上演了一场“大比拼”。国家级非遗项目“蜈蚣阁”被观众认为最别具特色,“蜈蚣阁”最长曾达到120节、全长376米,经认证是世界上最长的“蜈蚣阁”。而迎神时的“踏火”也极具观赏性,人们抬着保生大帝神像踩上滚烫的炭堆并踢开炭火来回跑,脚底竟然无恙。
“瑞青宫历史悠久,传承文化的同时还联系着两岸民众的情感。”厦门市非遗保护中心专家组组长陈耕表示,闽台文化同根同源,两岸的民间交流有利于民众沟通感情、传承文化,每年的巡安文化节,对于台胞以及海外游子来说,就是一种乡愁,召唤着他们回来寻根问祖,传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