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厦门民盟美术院副院长郑瑞勇赠送嘉宾国画作品。(本组图/蔡立锽摄)
台海网5月1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昨日上午,第六届纪念林希元两岸文化节在大嶝“英雄三岛精神”主题馆开幕。此次活动由翔安区委宣传部、翔安区台办指导,由翔安区大嶝街道办事处、翔安区文化和旅游局、厦门市金门同胞联谊会、大嶝街道田墘社区居委会、大嶝希元文学艺术院、金门县文化局联合主办。
举行海岛文化学术研讨会、举办红色经典讲座、打造两岸高端美术作品展……作为翔安区极具知名度的经典文化节庆品牌,今年的文化节无论是在视野格局、思想内涵、文化品位、内容质量等各方面,较往届都有了进一步提升,突出两岸文化交流与研讨,融入党史学习教育、地缘文化,丰富了展览宣传内容形式。据悉,本届纪念林希元两岸文化节活动持续2天,分5场活动呈现。
打造翔安文化名片
以文化吸引人、以文化感召人,以具有创新意识的民族文化觉醒感动人,以潜移默化的地方文脉鞭策人,为群众追求美好生活注入文化驱动力,是创办“纪念林希元两岸文化节”的初衷。
“其实去年我们就在筹备第六届纪念林希元两岸文化节,但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筹备了一半便暂停了,今年重启筹办。”作为历届纪念林希元两岸文化节的总策划和参与者,郑瑞勇介绍,林希元是明朝理学名宦,乃翔安区大嶝街道田墘郑氏长房外甥,因他治理风沙改善生存环境,有恩于田墘村民,后人尊称他为“圣贤祖”,在两岸中也有很大的影响力。今年的文化节在“英雄三岛精神”主题馆举办,借助文化节的平台,主办方在活动中增加了“英雄三岛精神”、党史学习教育等内容,相比往届内容更丰富,活动更多样。
大嶝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曾文雄表示,翔安持续打造文化名片,2015年以来,纪念林希元两岸文化节已成功举办了五届,既传承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又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增强了社区凝聚力,深受百姓欢迎,也得到社会各界好评。
艺术家助阵文化节
文化是乡村的灵魂,历史文化名人更是乡村文化的凝结和积淀。昨日上午9时,翔安区大嶝街道“英雄三岛精神”主题馆小礼堂内座无虚席,第六届纪念林希元两岸文化节开幕。开幕式由厦门市诗词朗诵学会会长、大嶝希元文学艺术院副秘书长彭鹭主持。人民文学出版社原编审、著名作家、大嶝希元文学艺术院院长汪兆骞,解放军空政文艺创作部主任(文职将军)、著名艺术家、大嶝希元文学艺术院名誉院长韩静霆,以及青年作家、图书策划出版人、文钻图书创办人、大嶝希元文学艺术院院委会委员傅兴文参加开幕式活动。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厦门民盟美术院副院长郑瑞勇特意准备了三幅六尺横幅的国画作品赠送给嘉宾,“此次作品以公鸡、荷花为题材,公鸡寓意吉祥,荷花寓意和和美美。”
五大活动持续两天
开幕式后,本届文化节第一场重头戏“文学的红色经典我来讲”正式开启,汪兆骞和韩静霆从红色基因、红色情结、红色文化等方面深入解读了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为民情怀。当日下午,一场“乡愁——海岛文化学术研讨座谈会”引来更多关注。如何以文学诗歌、美术书法、影视等艺术创作形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挖掘海岛历史文化脉络,以海洋文化、闽南文化、华侨文化为切入点,打造良好平台,发挥人脉资源优势,吸引全国艺术家走进大嶝岛,关注大嶝岛,弘扬“主旋律”,都成为这场研讨座谈会的话题。汪兆骞、韩静霆、傅兴文等与翔安区文化和旅游局、大嶝街道、田墘社区、大嶝希元文学艺术院理事会成员等有关人员一道,围绕传承新时代“英雄三岛精神”、乡愁——海岛文化、历史抗倭、两岸共同抗日、“金门县政府”旧址、红砖聚落、军民双拥、美丽乡村、新机场建设等课题进行研讨发言。
据悉,本届文化节为期两天,除“文学的红色经典我来讲”、乡愁——海岛文化学术研讨座谈会外,还有缘与源——两岸高端艺术作品交流展、海岛文化——传承“英雄三岛精神”主题摄影展等三大活动。接下来,翔安区还将结合本届文化节,继续举办闽台情缘——两岸书画名家笔会、一镇一孝廉——传承“希元精神”、纪念“姑婆祖”好家风等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