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在社交平台配存折储蓄照。
台海网4月5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最近,在社交平台上,一种“古老”的存钱方式圈粉了不少年轻人。他们走进银行网点,办起了存折,并在社交平台晒出存折照,分享起储蓄的心得。这也令存折——这种已渐渐淡出大众生活的金融产品再次受到关注。
据悉,这种存钱方式之所以能吸引年轻人,主要是因为部分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有强制储蓄的意愿,还有的年轻人因今年股市基金震荡亏损,想通过储蓄寻求一份“慰藉”。
网上秀存折照分享心得 部分是投资亏损的基民
记者在社交平台“小红书”上搜索关键词“存折”,一下子就出现了上千个相关帖子,配图都是一本本各式存折。不少网友在帖子中分享了存钱心得——“亲测好用”“快乐加入存折大军”等。
记者浏览帖子后发现,这些发帖的网友普遍为刚进入职场的“小白”或是对理财投资没有经验的年轻人。“取钱麻烦,强制储蓄”几乎成了存折储蓄法的关键原因。“用存折存钱太香了!每个月坚持存下2000元零花钱,看着存折上每个月存入的数字变化,很有成就感。”一位网友发帖表示,平时很难攒下钱,使用存折存钱关键是取钱麻烦还得跑去银行,所以不会随便花掉。另外一位网友表示:“我给自己留了多余的流动资金,不会轻易取这个存折。利息多少无所谓,能不乱花就行。”
“2018年初开始上班,至今已3年了,竟一分钱都没存下来。曾为了追星,毫无节制地超前消费,跨越千里看演唱会、跑应援等,看着每月卡里只剩几十元和花呗欠款账单,欲哭无泪。偶然间看到存折分享帖子,被安利后,我已坚持半年了,不知不觉养成了理性消费观,也有了理财意识。”部分网友分享了自己从超前消费到强制储蓄的心路历程。
存折爱好者中,有部分曾经的基民,在基金投资亏损后,方知定存的“香”。“不懂理财的人贸然买基金股票会亏,我年底跟风买基金大部分都亏了,后来才发现,储蓄是个很好的习惯。”一位年轻人表示。
本地办存折的多为中老年人 有的为孩子存压岁钱
近日,记者走访了工行、农行、交行、邮储、厦门银行等多家银行网点,多位大堂经理均反映,本地年轻人到银行网点办存折的情况还是少见,以中老年客群办理居多。
位于台湾街的某股份制银行的大堂经理透露,除了老年人领取退休金办存折外,也经常遇到长辈给小孩办理定期存单。“每年拿着存折,带着孩子来存压岁钱,告诉孩子钱去哪了,还从小培养财商意识。”该名大堂经理说。
金尚路上的某国有银行的理财经理表示,有不少追求浪漫的年轻人办理定制化存单。例如,情人节或特殊纪念日等日子,存入固定本金后,到期可获得一笔“1314520”等特殊数字,作为送给伴侣的礼物。
记者在走访中,随机采访了近20名市民,年龄跨度从23岁至65岁。其中,一名65岁的市民表示,自己和老伴既有银行卡,也有办存折,为了方便查看余额变动。退休的林女士告诉记者,在老家办理退休后,她收到了银行统一办理的存折,用于领取养老金。“之前会定期去银行查下钱到账没,感觉不方便,后来办了银行卡,收到短信就能知道。”林女士说。另外,也有一位市民认为:“存折算老古董了,银行应该取消了吧。”
【网友热议】
不应只追求仪式感 还应提高投资能力
“选了好久,据说这个颜色很招财。”某位网友晒出自己拿着一本黄色存折的合影并配文道。另一位网友也晒出了一本生肖牛封面的红色存折,配文:“喜欢存折的颜值,适合本命年的我!”这些帖子引发了不少网友的“质疑”,认为“办存折是为了追求所谓的仪式感。”“盲目跟风了,形式大于储蓄本质。”
另外,在选择存折储蓄的方式话题上,引起了“是与非”的谈论。有网友表示,“我觉得年轻人要钱生钱没错,但如果不够专业或者精力不够,用存折也不错,起码有存钱意识并付诸行动了。”也有网友提出反对,“年轻人是该存钱,但存折定期储蓄太保守了,应提高投资能力,选择丰富的理财方式及适当激进的产品。”
【业内观点】
年轻人强制储蓄 是很好的理财方式
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存折储蓄的配图。
关于通过存折储蓄的方式,厦门农商银行集美支行行长助理、CFP(国际金融理财师)持证人刘凌燕认为,存折储蓄是很好的一种理财方式,能改善、激励年轻人树立理性消费、积少成多的观念,而且仪式感、成就感更强。不过,存折并非强制储蓄的唯一选择。例如,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匹配相应的基金,每月定投,起投门槛200元,既可强制储蓄,也能在平摊风险的前提下,享受权益市场带来的更高收益。另外,养老型年金保险也很适合,每年固定存入一笔钱,有病治病无病返钱,保障到期后连本带利收回。
“比如低风险的结构存款理财产品,多数情况下能做到保本保收益的,利率上也会比定存高。”厦门银行莲前支行理财经理曾美玲表示,很多银行已推出了线上办理零存整取储蓄业务,市民可通过手机银行办理。(记者 张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