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3月28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嘉莲街道莲花北社区观远里小区正在进行新一轮改造提升。施工预计花费100万元,但576户2300余名居民却无需自掏一分钱。人们不禁要问,这曾经脏乱差的无物业小区是怎么做到的?
莲花北社区网格员吴美婕说,改造费用由小区停车收入全额支出,居民们打算“一边存钱一边建”,在今年内完成改造。但是,她话锋一转:“改造能够顺利推进,钱是其次,关键在人。党建引领+居民自治才是老旧小区蜕变的原动力。”
有一个党员带领的业委会
小区党支部书记与业委会主任“一肩挑”的刘建华被大家公认为小区的“定海神针”。2017年,他第一个站出来要求成立业委会,改变小区面貌。
“小区设施旧、环境差,停车矛盾让人苦不堪言。”刘建华说,自己曾一度打算搬家。但是,全市老旧小区改造的铺开,让他看到了转机。当选小区第一届业委会主任后,他马不停蹄带领业委会的党员骨干推动小区的首次改造——业委会率先垫资11万元建设监控、道闸、停车位围栏等基础设施,划分停车位,规范小区停车。
很快,在街道和社区的资金支持和推动下,小区又经历了一次彻头彻尾的提升,修补破损道路、重建绿地花圃、改造地下管网、缩减小区出入口……在由开放式小区改为封闭式小区的过程中,刘建华主动提出为小区唯一的视障居民吴先生保留一个离家近的专用出入口。这个充满人文关怀的细节不仅后来被许多居民津津乐道,也让大家对这个由党员带领的业委会更加心悦诚服。
有一帮“爱管闲事”的热心人
去年底启动的新一轮改造涉及小区18栋楼房的外墙、屋顶和雨水管,小区居民、同时也是小区管理员的陈敬文一直在跟踪监督工程进度,并主动与居民协调施工细节,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吴美婕说,这就是居民积极参与自治的一个生动案例,“有业委会和党员带头,也要居民跟上步伐,热心参与。”
笑称自己“爱管闲事”的罗菁华也是一位热心人。去年,小区成立了观远里近邻共享评理室。快人快语的罗菁华主动加入,成为一名评理员。在她看来,邻里矛盾无大事,有人情味的“茶桌评理”有时比生硬的官方调解更奏效。在罗菁华等热心居民的努力下,闹矛盾的居民在喝茶议事过程中化干戈为玉帛,观远里逐步形成居民自我评理的小区治理生态圈,矛盾不出小区门成为一种常态。
在观远里由生人小区向熟人小区转变的过程中,社区也在持续释放催化剂的作用。近年来,莲花北社区连续打造“嘉和”调解队、“三红”志愿者服务队、观远芳华小区女性组织等平台和服务项目,不断调动激发居民参与自治的能动性,推动越来越多人由冷漠的旁观者变身为积极的参与者。
罗菁华的邻居王金海,几年前曾一言不发摆摆手拒绝担任“梯长”,如今却是小区垃圾分类巡查队的“顶梁柱”,活跃在大大小小的志愿服务现场。他的变化,是许多小区居民的缩影。吴美婕说,小区越好,居民自治热情就越高,居民越是团结投入,小区就更好,这就是居民共建共享和谐家园的“幸福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