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调试风帆车
台海网3月21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康泽辉 吴舒远 通讯员 郭妮妮 周志凤 文/图)“预备,开始!”裁判一声令下,装载砝码的“风帆车”,在侧风的作用下驶入赛道。
昨日上午,首届厦门市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在集美新城万舜汇·酷小毅城市营地举行。
来自厦门全市20多所学校的88支参赛队伍,在“风能利用”命题比赛中展开紧张角逐。设计组装“风帆车”,负重行驶过80厘米长的赛道,考验同学们对风能的有效利用率。除了船帆型,也有选手把牛皮纸制作成叶片型或风扇装,造型独特、创意新颖。“小车看起来简单,其实从材料的选择、组装和摆放多少砝码,都需要仔细计算。
大赛由厦门市科学技术协会、厦门市教育局、共青团厦门市委主办,万舜汇·诚毅科技探索中心承办。
赛事分两个命题进行。“风能利用”命题采取线下比赛方式进行,要求学生现场制作风能装置;“智能控制”命题则在线上进行,要求学生运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进行创意设计。两个命题赛区产生的晋级队伍,将代表厦门,参加全省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
“风能利用命题要求学生掌握运用机械结构设计和流体力学的知识。”厦门市科协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首次落地厦门,赛事旨在激发厦门青年学子对科技的学习热情,提升创新意识、思维和能力,同时通过发动社会力量的参与,形成良好的科普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