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社会民生  >> 正文

“三十六计,各显神通”!这个年,你又是怎么过的呢?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康泽辉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2月22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许纳芳) 过完年了,你的体重还好么?海峡导报一位美女记者,年前就“立flag”,春节不增要减,还要魔鬼减重“2.5kg”。

  就地过年,宅家也要玩出“新年味”!这个春节,导报的记者们摩拳擦掌,纷纷献出宅家三十六计。

  不少人选择回归田园:垒土房烤地瓜、洗豆浆点豆腐、酿美酒制琼浆……

  亲子过年更是花样百出:传统剪纸、趣味实验、玩转粘土……过了个年,孩子们长一岁,手艺也跟着长。

  宅家也要“宅”出技术含量:有人追剧追出新姿势,有人拼乐高复刻童年回忆,有人办起家庭音乐会,还有人学习惠女编织手艺……

  真可谓“三十六计,各显神通”!这个年,你又是怎么过的呢?

导报记者 

◆玩黏土

2021“蒜”你牛!2021就“柿”牛!

  春节期间,当宅家过年成为主流,我们也解锁了许多自娱自乐的玩法,比如手工、画画、阅读、亲子游戏……尤其是玩黏土的美好时光,不但能让复读机般的孩子瞬间静音,还能用揉、搓、捻、团、压等手法创作出一个个可爱的小牛给大家拜年。

  瞧,那头抱着柿子的奶牛,寓意2021就“柿”牛;那头举着大蒜的,寓意“蒜”你牛;还有如意牛,吉祥牛,都蕴含着我们满满的祝福。

好黏土也有神奇的成就感

  记得第一次接触超轻黏土,还是2020年的春节,当时突如而来的疫情让我们的假期被迫延长,天天待在家的日子,黏土作为孩子的解闷玩具出现在我们家里。当一只“小章鱼”第一次在我们手里诞生,黏土成功带给了我们神奇的成就感。

  后来周末的空闲时间,我和孩子也经常一块儿玩黏土,从小动物到小人偶,从人物的配色到肢体的动作,每一处小小的地方,都可以研究大半天。玩黏土慢慢成为我解压的好办法,也成为孩子最喜欢的手工游戏,小小的手儿揉一揉,捏一捏,一枚“火箭”、一辆“摩托车”、一个“电饭煲”、一只“小兔子”就出生啦!虽然有些歪歪扭扭,但起码肉眼可分辨。

四头小牛寓意大大的祝福

  牛年春节,我们也应景地捏了几头卡通牛。动手之前,当然要对即将诞生的作品做到“心中有数”。于是,我带着孩子一起查阅了关于牛的许多信息,又搜索了许多牛的视频和图片,总结出牛的几个基本特征:大鼻孔、短牛角、小耳朵、小眼睛、细尾巴……然后尽量制作简单的卡通造型,只求把牛最基本的特征呈现出来。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相关新闻
吃年夜饭看春晚买年货……台湾学子记录在大陆过年

戴安跟着央视春晚里的舞蹈节目起舞。受访者供图   除夕夜,和台湾同学制作了一顿丰盛的年夜饭,一起看央视春晚;大年初一,逛商场买年货,去美术馆欣赏画展;大年初二,与其他独自留在大陆过年的台湾人聚餐……在戴安的朋友圈里,记录下了她丰富多彩的新年活动。   戴安来自台...

我们为何热衷过年?

过年又称春节,是中国人独有的节日,是中华文明最集中的表现,自西汉以来已有数千年历史。它是一年中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尽管有人说,如今年味变淡了,但我们依然热衷于过年这一古老节日。   我们期盼过年,盼的是阖家团圆。回家过年,是永恒的话题,也是不变的信念。随着春节的临近,人们开始忙着收拾行囊,带着一颗温暖的心...

福州市民博物馆观展过年(组图)

市民参观昙石山文化遗址虚拟展览。 王东明 摄 市民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 王东明 摄 市民体验咏春拳。 王东明 摄 市民观看陶壶文物。 王东明 摄 市民在高科技全息投影里观看展览。 王东明 摄 小朋友跟随视频虚拟制作陶瓷器皿。 王东明 摄   2月17日,春节假期最后一天...

台湾生活美学大师:过年的仪式感不止在朋友圈

在苏州布展的齐云。 有勤 摄 “玉润窗前竹,花繁院里梅。”大年初五,走进苏州嘉应会馆,诗中的美好意境展现在眼前。牛年春节,台湾生活美学大师齐云在此的“花开四季,耕耘心田”主题展,吸引了众多游客参观。   驻足在嘉应会馆庭院内,盛开的蜡梅树挂上喜庆的红灯笼,洋溢着...

没想到吧,古代“吃货”们这样过大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喜庆的红灯笼、香气扑鼻的年夜饭……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我们对“过年”最美好的回忆。   作为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春节是一年一岁的隆重庆典,古代许多习俗都有很强的仪式感。从宫廷到民间,人们满怀热情地为过年做准备,也在此时许下对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