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月25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驾驶着公交车、出租车、货车,每日奔跑在朝霞晨露、夕阳海风之中。也许他们生活的轨迹略显单调乏味,但车轮之上,有生计、有梦想,也有这座城市的脉动。
在数据中,饱含着奋斗:2020年,全年常规公交总客运量4.62亿人次、轨道交通总客运量1.14亿人次、快速公交BRT总客运量6777.5万人次、出租车(含网约车)共运营1.67亿趟次、全市货运量20713万吨……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上周五,市交通运输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交通战疫”被列为2020年厦门交通发展“十件大事”榜首——其中,奋战在全市客货运一线的十余万名工作者,用手中的方向盘,稳住了物资供应和复工复产的生命线,鸣响“交通战疫”的最强音。
每一名从业者,都有自己的战疫故事:他们有千里赴湖北,为当地送去复工复产骨干员工和战疫物资的长途客车、货车司机;他们有驻守全市各个角落,确保每一条班线有序运营的公交车司机;他们也有驻点医院,接送战疫医务工作者上下班的出租车司机……
这些故事,仍在持续着。前不久,市交通运输局运输中心发出“致出租车驾驶员朋友的一封信”,公交、货运企业也纷纷发出倡议,鼓励司机师傅们留厦过年。数据显示,家乡在外地的一线交通从业者占比较高,比如,巡游出租车行业中占比就超过8成。
一年在外奔波,家乡最让人牵肠挂肚,但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在肩”——越来越多的交通从业者已决定留厦过年。今日,请跟随本报的家访小分队,从坚守一线的点滴故事中,感受他们对这座城市的爱与奉献。
老婆孩子陪着在厦过年,更幸福了
家庭成员
黄德辉,42岁,江西人,厦门港务运输拖车司机;彭小红,37岁,江西人,服装销售;女儿黄烨,初中学生;儿子黄哲隽,小学学生。
家庭住址:湖里区殿前街道寨上组
新年愿望
早日在厦购房拥有自己的小窝,也希望女儿黄烨能顺利考上理想高中。
本报记者刘少敏(右)采访黄德辉一家。
“这是我家老二在读的小学,这是我们港务运输总部……”身着黑色高领毛衣的黄德辉满面笑容,一边领着记者走进寨上的街巷,一边介绍着他家住处周边的建筑楼群。他介绍说,自2012年女儿黄烨读寨上小学,一家人搬来已有9个年头了。
在黄德辉一家租住的房子里,妻子彭小红正在罗列年夜饭的清单:“年年有余”的清蒸鱼、方言谐音“后来福”的豆腐、家乡美味粉蒸肉……一项项美食被她列上菜单,总共有10多样。
“今年虽然不在老家过年,但年味却不能少。”彭小红为记者倒上饮料,她说虽然已经为过年安排了包饺子、贴春联等环节,但对孩子们而言或许气泡充足的饮料,才是最有年味的东西。
黄德辉和妻子老家在江西,往年学校一放寒假,妻子就带着孩子们回江西老家过年,今年因为疫情有些不一样。1月8日,黄德辉工作的厦门港务运输动员员工留厦过年,黄德辉立即主动要求留厦。“我们公司800多人,将近700人主动留厦过年。”黄德辉说,两个孩子都小,两地往返平添风险,他和妻子的父母虽然在江西老家,但身边都有儿女陪伴,倒没什么好担心的。
为了让一家人开心地留厦过年,黄德辉也计划了“厦门一日游”攻略。全程23公里的山海健康步道是一家人共同投票的必游项目,黄德辉则最想带孩子们去逛胡里山炮台。“胡里山炮台的历史我早就滚瓜烂熟了。”黄德辉说,他非常喜欢历史,一直想带孩子们到现场感受历史,这次全家人留厦过年,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能实现自己的“导游梦”了。
黄德辉和妻子彭小红是2004年在老家江西相识相恋的,2007年经朋友介绍来厦发展,黄德辉入职厦门港务运输,工资一下子提高了3000多元,在厦门扎根的念头便坚定下来。黄德辉所负责的码头危险品集装箱运输是需要相关资格证书的,操作过程非常严谨,不能随便请人代班,加上国际货轮没有春节的概念,好几年的春节他都是一个人在岗位上度过的。
“今年有老婆孩子陪着过年,还更幸福呢。”黄德辉摸了摸儿子黄哲隽的头。说话间,黄德辉的手机响了。“好的,我马上就位。”放下电话,黄德辉满脸歉意地辞别记者:“这个活儿就是这样,无论白天黑夜,说来就来。”
春节期间留厦守岗,甚至除夕也有可能在岗位上度过,是否会觉得辛苦呢?“放假还有3倍工资呢,我想着能早日给老婆孩子买房,就只有甜没有苦了。”黄德辉露出朴实的笑容,迅速套上外套,奔赴属于他的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