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社会民生  >> 正文

讲述对厦门的爱与奉献 留厦交通人爱小家更顾大家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1月25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驾驶着公交车、出租车、货车,每日奔跑在朝霞晨露、夕阳海风之中。也许他们生活的轨迹略显单调乏味,但车轮之上,有生计、有梦想,也有这座城市的脉动。

  在数据中,饱含着奋斗:2020年,全年常规公交总客运量4.62亿人次、轨道交通总客运量1.14亿人次、快速公交BRT总客运量6777.5万人次、出租车(含网约车)共运营1.67亿趟次、全市货运量20713万吨……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上周五,市交通运输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交通战疫”被列为2020年厦门交通发展“十件大事”榜首——其中,奋战在全市客货运一线的十余万名工作者,用手中的方向盘,稳住了物资供应和复工复产的生命线,鸣响“交通战疫”的最强音。

  每一名从业者,都有自己的战疫故事:他们有千里赴湖北,为当地送去复工复产骨干员工和战疫物资的长途客车、货车司机;他们有驻守全市各个角落,确保每一条班线有序运营的公交车司机;他们也有驻点医院,接送战疫医务工作者上下班的出租车司机……

  这些故事,仍在持续着。前不久,市交通运输局运输中心发出“致出租车驾驶员朋友的一封信”,公交、货运企业也纷纷发出倡议,鼓励司机师傅们留厦过年。数据显示,家乡在外地的一线交通从业者占比较高,比如,巡游出租车行业中占比就超过8成。

  一年在外奔波,家乡最让人牵肠挂肚,但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在肩”——越来越多的交通从业者已决定留厦过年。今日,请跟随本报的家访小分队,从坚守一线的点滴故事中,感受他们对这座城市的爱与奉献。

  老婆孩子陪着在厦过年,更幸福了

  家庭成员

  黄德辉,42岁,江西人,厦门港务运输拖车司机;彭小红,37岁,江西人,服装销售;女儿黄烨,初中学生;儿子黄哲隽,小学学生。

  家庭住址:湖里区殿前街道寨上组

  新年愿望

  早日在厦购房拥有自己的小窝,也希望女儿黄烨能顺利考上理想高中。

  本报记者刘少敏(右)采访黄德辉一家。

  “这是我家老二在读的小学,这是我们港务运输总部……”身着黑色高领毛衣的黄德辉满面笑容,一边领着记者走进寨上的街巷,一边介绍着他家住处周边的建筑楼群。他介绍说,自2012年女儿黄烨读寨上小学,一家人搬来已有9个年头了。

  在黄德辉一家租住的房子里,妻子彭小红正在罗列年夜饭的清单:“年年有余”的清蒸鱼、方言谐音“后来福”的豆腐、家乡美味粉蒸肉……一项项美食被她列上菜单,总共有10多样。

  “今年虽然不在老家过年,但年味却不能少。”彭小红为记者倒上饮料,她说虽然已经为过年安排了包饺子、贴春联等环节,但对孩子们而言或许气泡充足的饮料,才是最有年味的东西。

  黄德辉和妻子老家在江西,往年学校一放寒假,妻子就带着孩子们回江西老家过年,今年因为疫情有些不一样。1月8日,黄德辉工作的厦门港务运输动员员工留厦过年,黄德辉立即主动要求留厦。“我们公司800多人,将近700人主动留厦过年。”黄德辉说,两个孩子都小,两地往返平添风险,他和妻子的父母虽然在江西老家,但身边都有儿女陪伴,倒没什么好担心的。

  为了让一家人开心地留厦过年,黄德辉也计划了“厦门一日游”攻略。全程23公里的山海健康步道是一家人共同投票的必游项目,黄德辉则最想带孩子们去逛胡里山炮台。“胡里山炮台的历史我早就滚瓜烂熟了。”黄德辉说,他非常喜欢历史,一直想带孩子们到现场感受历史,这次全家人留厦过年,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能实现自己的“导游梦”了。

  黄德辉和妻子彭小红是2004年在老家江西相识相恋的,2007年经朋友介绍来厦发展,黄德辉入职厦门港务运输,工资一下子提高了3000多元,在厦门扎根的念头便坚定下来。黄德辉所负责的码头危险品集装箱运输是需要相关资格证书的,操作过程非常严谨,不能随便请人代班,加上国际货轮没有春节的概念,好几年的春节他都是一个人在岗位上度过的。

  “今年有老婆孩子陪着过年,还更幸福呢。”黄德辉摸了摸儿子黄哲隽的头。说话间,黄德辉的手机响了。“好的,我马上就位。”放下电话,黄德辉满脸歉意地辞别记者:“这个活儿就是这样,无论白天黑夜,说来就来。”

  春节期间留厦守岗,甚至除夕也有可能在岗位上度过,是否会觉得辛苦呢?“放假还有3倍工资呢,我想着能早日给老婆孩子买房,就只有甜没有苦了。”黄德辉露出朴实的笑容,迅速套上外套,奔赴属于他的岗位。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相关新闻
厦门压实生态环保主体责任 生态文明建设硕果累累

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硕果累累。图为筼筜湖的优美生态。(本报记者黄 嵘航拍器摄)    台海网1月25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全省党政领导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考核荣获第一——这份实至名归的荣誉,再一次擦亮了厦门这座高颜值生态花园之城的绿色“招牌”。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厦门提出的“成为生态省建设排头兵”的嘱托,高...

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为厦门未来发展明晰方向

2035年远景目标   我省基本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展现更加崭新的面貌。   “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   ●更高质量的发展   ●更有效率的发展   ●更加公平的发展   ●更可持续的发展   ●更为安全的发展   为厦门绘制发展蓝图   ●推进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建设,加快建设“五中心一基地” ...

跳摸新高争先进位 厦门要更好服务全省发展大局

台海网1月25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昨日,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厦门代表团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计划和预算报告。省市领导胡昌升、庄稼汉、邓力平、陈家东参加审议。   胡昌升代表说,省政府工作报告,通篇全面贯穿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通篇贯彻新发展理念,紧...

新的一周冷空气重新登场 厦门以多云到晴的天气为主

台海网1月25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昨天,虽有冷空气影响鹭岛,但由于其势力较弱,加上阳光普照,气温只是略微下降,市区最高气温依然在20℃以上。许多市民都选择周末外出晒晒太阳,感受冬日里的温暖。   新的一周,暖湿气流不再是主角,冷空气将重新登场,预计本周前后会有两股冷空气陆续影响厦门。第一股冷空气实力较弱,影响主要体现在风力上。今天,厦门气温在11...

省政府工作报告近40处提及厦门:推动建设未来科技城

【报告亮点】   创新驱动   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做强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快福厦泉国家自创区建设,推动福州建设福建科学城、厦门建设未来科技城、泉州建设时空科创基地。   协同发展   闽东北、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加快建设,厦漳泉城际铁路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推进,福州新区、厦门新城建设全面提速。   扩大开放   深入实施“丝路海运”“丝路飞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