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社会民生  >> 正文

厦门这位70岁老师酷爱雕刻:随身带工具和石料 一有机会就创作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庄光立雕刻中。

庄光立雕刻作品

  台海网12月13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今年70岁的庄光立家住鼓浪屿,酷爱雕刻。记者近日来到他家中采访时,他正打算用一方红色石料刻一只貔貅。泡上一壶茶,点上一根烟,有条不紊地磨刀、设计、雕刻,刻着刻着,放在椅子上的烟烧完了,椅面上又多了一道灼烧的痕迹……他就这样沉浸在自己的雕刻世界里,外面的世界仿佛也与他无关了。

  现在,庄光立还把传统技艺带进校园,被多所学校聘为校本课程授课教师。在他的指导下,多名学生获得了全国奖项。

  【苦练】

  锯了8个多月原石后 不用尺就能锯出直角

  1972年,22岁的庄光立进入厦门市工艺美术厂,成了一名雕刻学徒工。

  雕刻不容易上手,一开始,得从锯原石练起。“原石要锯得尽可能大,便于后续作为雕刻主体使用,而边角料也有其他用途。”他说。师傅提醒他“磨刀不误砍柴工”,因此,他足足锯了8个多月,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眼神和手感都得到了锻炼,到后来锯直角都不用尺子,凭感觉就能锯出90度。

  当时,厂里的石雕分为打胚和修光两个大类,庄光立主要学习打胚。打胚讲究流畅灵动,将石头雕刻成形还不够,还要线条连续生动。“有的石头要因势象形,根据本身形状雕刻,有的则需要先构思,设计并画出草图再刻。”庄光立说。

  石头上无法打草稿,为了打好胚,庄光立一有空就学画白描稿。他说:“这是为了让自己心里更有数,设计出满意的造型后,再上手刻就容易多了。”在工艺美术厂工作期间,庄光立先后学了石雕、木雕、彩绘、烧陶瓷等,当时厂里16个工艺美术品种,他就学了10个。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相关新闻
厦门一高校宿舍用水不时出现问题 才洗一次澡刚装的滤芯就变深色

台海网12月13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两个半月时间内,宿舍生活用水时常“闹脾气”,有时又脏又黄,有时水温突变。近日,华侨大学几名住在凤凰苑2号楼的同学向本报市民热线5589999反映,近段时间因宿舍生活用水问题而烦恼,“不想每天在宿舍用水都提心吊胆,希望能够尽快解决问题”。   【学生】   各宿舍用水浑浊程度不一,有的三个滤芯用不了一个月   9月27日以...

两股冷空气将造访:厦门将出现大风降温 今晚起厚棉被可登场

台海网12月13日讯 据厦门网报道 入冬以来的一次强降温已经在路上了。昨天,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寒潮蓝色预警。虽然这次降温的主战场在北方,但是厦门的气温也会出现明显跳水,市民一定要注意防范,今天晚上开始添衣加被,以防感冒。   对厦门来说,未来有两股冷空气要引起警惕。一次是今天夜间到16日,另一次是19日到21日,其间受冷空气影响,我市将出现大风降温天气...

厦门这个工程师变健身达人 跑步的快乐他说也说不完

去年,李岸在东坪山参加越野赛。   台海网112月13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一个人可以跑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跑得更远。   32岁的土木工程师彼岸8年前来厦门,工作之余热爱奔跑的他加入了“厦门阳光跑团”,每到周末,就和跑友们汇聚到环岛路、五缘湾、体育中心和东坪山、天竺山……向着阳光,自由奔跑。随着跑圈越来越大,彼岸的朋友也越来越多,身体越来越棒,心态越...

2420部!厦门短片周14日举办 今年征集作品总数创历史新高

赵蕴懿(中)导演的《一些风景》获得2019年最佳剧情短片奖。 2019HiShorts!厦门短片周开幕现场。   台海网112月13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系列活动刚在厦门落幕,12月14日至22日,厦门又将迎来一场属于电影创作者的聚会——2020HiShorts!厦门短片周(以下简称“厦门短片周”)。   HiShorts!厦门短片周是去年落户厦门的短片节,通过影展、论坛等系...

厦门第二十三届南音比赛成功举办:参赛队伍年轻化 古老南音焕新声

台海网112月13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厦门市第二十三届南音比赛日前成功举办。参赛队伍越来越年轻化,展现了厦门在南音保护传承发展上取得的成果。   本次比赛设团队综合组、青少年组、中青年组,分别评选“十佳选手”“表演奖”,吸引了来自厦门及周边地区的四百多名南音爱好者登台开唱。103件参赛作品中既有经典曲目《感谢公主》《直入花园》等,更有创新曲目,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