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社会民生  >> 正文

厦门美食故事多!本土美食作家许晓春聊闽南饮食文化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20世纪80年代绿岛饭店更名为绿岛大酒楼。

  厦门网讯(文/厦门日报记者 张觉尹 图/受访者提供)近日,厦门美食作家许晓春携自己的作品《厦门饮食文化》来到外图厦门书城,从凝聚了几代厦门人甚至海外华人乡愁的餐饮“老字号”,谈到厦门餐饮的四大名片及其闽南风味特色,并结合现场展示的馅饼、马蹄酥、猪腰饼、鱼皮花生、蛋花酥等本地特色茶配,与读者分享厦门美食背后的历史、地域文化内涵。

  改革开放初期 两大餐馆成头牌

  许晓春说,在改革开放初期,厦门餐饮业的一时瑜亮、两大头牌当属绿岛和新南轩。“两家餐馆相隔不远,一到晚上,两家办桌的人各鸣鞭炮,谁家更响,通常办桌排场更大。而这两家‘头牌’自然也是各擅其长,暗暗较劲。”

  绿岛当年的招牌菜,起名也颇有讲究,如“绿岛百花脯”“粮食丰收鸡(糯米鸡球)”“沙茶棋斗鸭”“海南烧肝(绿岛烧肝)”等,还有一些小吃名点和西餐、西饼点心,西餐套餐更是当时时髦的代名词。酸梅汤、绿豆汤、面包,想买的人太多,必须限量供应,买个面包经常要排长队或“走后门”。

  “新南轩”的品牌可追溯到1911年水仙宫码头的南轩酒楼和20世纪30年代思明南路的“新南轩”。新中国成立后,新南轩扩大到10间店面、4层楼的餐厅;改革开放期间,不断改造装修,面貌焕然一新,楼下卖传统名点、名小吃,楼上有单间和雅座,可以办宴席。百年传承的名菜名点有上百种:“八宝芙蓉蟳”“蝴蝶肚尖”“状元拜塔”“西湖腰”等,不仅好吃,连名字也好听。

  民国时期,闽菜老师傅对厦门菜肴的传承贡献很大。来自福州聚春园酒楼的胡西庄大师,20世纪20年代来到南轩酒楼当厨师。他在1922-1945年间写了三本菜谱,记录了1000多道闽菜经典菜肴,提到佛跳墙、一品钴,还有一些全国各地甚至欧美、东南亚的特色美食做法,十分珍贵,可谓闽菜的“清明上河图”。

  民国文人雅士也爱厦门美食

  许晓春还讲述了鲁迅、林语堂、丰子恺、郁达夫、郭沫若、赵朴初等民国文人雅士与厦门美食的故事。

  1926年9月初,鲁迅抵达厦大,直到1927年1月中旬离开。在厦门的130多天里,他在写给许广平及友人的书信里时常提及厦门美食,是个不折不扣的“吃货”。鲁迅在厦门吃过的餐馆主要有闽菜馆、素菜馆。例如,鲁迅多次应邀到南普陀寺会友、参加活动,他几乎每月必去南普陀吃一顿素斋,一共去过五次。当时一些著名的闽菜馆也曾在鲁迅的笔下出现过,被他评价为“饮馔颇佳”。他曾体验过具有厦门特色的宴席格局:“这里的酒席,是先上甜菜,中间咸菜,末后又上一碗甜菜,听说这是厦门特别习惯,福州即不然。”

  此外,作为地道的闽南人,林语堂经常请同事朋友品尝夫人廖翠凤做的美食;郭沫若、赵朴初与南普陀素菜亦有许多渊源。

  厦门饮食文化具有“海丝风情”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的厦门,在中西交融中形成了独特的“海丝风情”。经过这些年的研究,许晓春发现,厦门、闽南饮食文化史,可以说是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史的一个生动横截面。

  如16世纪中叶古月港兴起,闽南先民漂洋过海下南洋勇敢拼搏,同时也把闽南特色美食和手艺带到了遥远的海外。经由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流,许多中国原本不产的食材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食,比如番薯、玉米、马铃薯、花生(小粒种)、辣椒、咖喱、沙茶。

  各地饮食在交流融汇的基础上形成了各具风味的菜系,闽南菜亦然。古往今来,中外商贾和海外华侨华人从海外引进的食品和独特饮食习俗、烹饪方式,丰富了闽南菜肴的饮食结构,使之具有中西交融、包容开放的特色,远至1908年美国海军舰队访厦清廷的宴请菜单,近至2017年金砖厦门会晤期间国宴上的闽南特色菜、2019年外交部推介福建冷餐会菜单等都可以作为佐证。

相关新闻
厦门事业单位联合招聘笔试举行:256个岗位招聘282人 时政热点入题

台海网9月6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昨日上午,我市事业单位联合招聘笔试举行。今年我市共推出256个岗位,招聘282人,全市六个区和市属单位都有岗位。   本次考试时间为上午9点至11点30分,考试内容为综合基础知识。受疫情影响,今年考生们都统一佩戴口罩、排队有序进入考点,除了需要核验动态“八闽健康码”并测量体温外,考生还需自行打印并亲笔填写《2020厦门市事业...

厦门:开学在即准大学生忙健身 办暑期卡学员比去年明显增多

放假的学生在健身房里进行锻炼。 (受访者供图)   台海网9月6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临近开学,在假期里放飞自我的学生们逐渐收心,开始“突击”健身、美容。日前,记者走访本市多家健身房、医疗美容机构及医院整形外科了解到,不少经历高考的准大学生,以及放假回家的大学生,正...

最高奖励30万 厦门市民可通过12369热线等渠道举报环境违法

台海网9月6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为鼓励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监督,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日前,福建省生态环境厅、财政厅联合印发《福建省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提高奖励标准,最高奖励30万元,除物质奖励外,还增加通报表扬、发放荣誉证书、授予荣誉称号等精神奖励形式。   据了解,早在2009年我省就制定了环境违法行为...

手机借“好工友”刷视频后 厦门一小伙先后四次共被盗刷5万元

台海网9月6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偷偷记下手机解锁密码、提前录入指纹……时至今日,小陈都无法相信,他的好友兼工友竟然背地里盗刷了他5万元。9月2日,嫌疑人叶某来到公共交通分局投案自首。   8月30日晚10点半左右,公共交通分局接到小陈报警。小陈在第一码头客运站附近工作,因工作性质,值班期间他不能携带手机。他在结束值班后才发现,“手机银行的1万元,被...

厦门老年大学14日起“云”复课 今年秋季学期线下暂不开学

台海网9月6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今年秋季学期,厦门老年大学线下暂不开学。部分课程采用线上教学方式复课,从9月14日起免费向所有学员开放。   为满足老年学员在停课期间的居家学习需求,老年大学选择一批适合网络教学的课程进行线上教学,覆盖所有教学时段,并从9月14日起免费向所有学员开放。老年学员还可以进入“厦门老年大学”微信公众号,在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