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5月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康泽辉)昨日,厦门市发布“做好体育运动场所恢复开放工作的补充通知”,不仅游泳池(馆)将恢复开放,利用地下空间开设的运动馆也可恢复开放啦。
根据《补充通知》,厦门市游泳池(馆)、利用地下空间开设的运动馆等体育运动场所,要求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进一步改善通风条件、加大消毒清洁频次、严格控制人员密度,经各区体育主管部门备案确认,可以有序恢复开放。
《补充通知》对泳道、水疗区和泡池区等区域做了明确的人数限定。其中,游泳池(馆)每条泳道同时游泳人员不能超过4人,水疗区和泡池区按2平方米/人控制最高人数,湿(干)蒸房人员间距需不小于1.5米,淋浴间、更衣室每2个小时消毒一次。
在体育运动场所符合防控要求,个人做好卫生防护的前提下,解除“运动项目仅限于单人练习”“每个器材仅限单人操作”的限制。锻炼人员仍应全程佩戴口罩,避免进行长时间、中高强度的持续运动。
尚未进行备案登记的体育场所,应通过“Ai运动”线上平台,向所在区体育主管部门进行备案,收到系统备案成功回复后方可恢复开放。
各类体育场所应严格落实入场人员信息登记、运用“厦门健康码”做好人员防疫健康信息查验的硬性要求,对不配合人员拒绝入场。经营性体育场所不按规定备案,或不落实复工承诺、疫情防控不力的,依照相关规定予以惩戒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不过,根据疫情防控需要,3种体育场地及体育活动暂不恢复或暂缓恢复开放:50个校园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继续暂缓对外开放;大型活动、体育赛事、线下培训等人群聚集性活动暂不恢复;属地区政府、街道办事处(镇政府)和体育场所主管单位认为不宜恢复开放的各类体育运动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