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的“五一”假期有些特殊,由于疫情防控的原因,大多数人都没有出远门。许多市民或利用这段时间陪伴家人,或与亲朋好友在公园休闲,但是也有许多市民保持紧张的学习工作状态,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过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劳动节”。本报记者采访了艺术策展人、婚纱摄影师与化妆师、成衣定制店老板等,用他们的话说,“五一”假期虽然焦头烂额地忙碌着,但同时也充实而快乐着。
艺术厦门组委会执行总裁滕丽:
艺博会搬到线上 做梦都在卖东西
■滕丽(右)与其团队假期里都忙着加班。 资料图
台海网5月6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对于艺术厦门组委会执行总裁滕丽来说,今年的“五一”假期与往年的很不一样。由于疫情影响,连续几年在6月份举办的艺术厦门博览会,今年改为线上举办,并且赶在“五一”前上线。
“我们整个团队过的是真正的劳动节,我连睡觉时都梦见在卖东西。”滕丽说,线下展览只有4天时间,而线上展览要持续两个多月。放假期间的浏览量和后台咨询信息最多,最近几天基本上每个工作人员都抱着手机在干活。
每天工作到半夜 展销一条龙服务
“五一”假期,滕丽每天早上7点起床,一直工作到晚上十一二点,甚至第二天凌晨1点多。做传统展览时,组委会只是做牵头工作,购买艺术品的事宜由参展画廊自行对接,而线上艺博会既是平台又是店家,要提供从展示到销售的一条龙服务。
所有的后台询问信息都要一一回复:网上看不到实际作品,客户会询问作品是什么材质;有的客户对艺术家不太了解,会对其履历进行详细询问,将近1300件作品,有的艺术家信息没有提供到位或者信息出错,后台还要进行补充调整……“在和客户沟通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都需要一一解决。这些天我发信息发到颈椎病都犯了。”滕丽说。
不到两个月 把“艺博会”搬到线上
滕丽介绍,线上和线下展览的操作模式完全不一样,公司内部也进行了大调整,引进新的互联网人员。但艺术产品和消费必需品不一样,互联网人员不一定懂艺术,传统展览人员则对艺术消费特点有专业的研究和分析。双方要不断学习、摸索、磨合。她说,看到每天的点击量大幅上涨,看到很多艺术品爱好者直接下单购买艺术品,感到非常兴奋。
“很多国外的艺术家都羡慕中国有这样的线上艺博会。”滕丽说,今年好几场重要的国际艺术品交易活动都取消了,而厦门的艺博会能在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就从线下搬到线上。“线上线下艺博会整体发力是未来的趋势,只是因为疫情,我们把这个步骤提前了。”滕丽说。(记者 龚小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