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2月3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年夜饭的余温还在,杨银全的微信响个不停,这些都不是拜年信息,而是要医疗物资的,要口罩、要护目镜、要防护服、要乳胶手套……给杨银全发微信的,除了医院采购人员外,不少是亲朋好友发来的。但杨银全有一个原则:优先解决医护人员物资需求!以至于他自己家里只留下一只口罩。他甚至于得罪了不少亲朋好友。
作为厦门护心公益的发起人,杨银全的本职工作是医疗用品从业人员。他说:“做这行的,如果这时候不有所作为,说不过去。现在调配医疗资源,凭的是良心,不是看价格,确保急缺、战疫一线优先供应。”
几天来,杨银全新加了几百个微信新好友,还有常常单天破万步的微信运动记录。
更多的时候,杨银全晒在朋友圈的聊天记录,记录了他这些天跟供应商斗智斗勇的过程。因为坚持进货价上只加20%为供货价,杨银全用几乎成本价的方式,在特别时期维系着职业承诺。但他却不得不面临一些供应商特别是境外供应商坐地起价的无奈,甚至是退款不发货的无助。比如春节前,杨银全向一个供应商预订了20万片医用口罩,在煎熬等待数天后,1月27日,还是无奈地被退款。而这时,面对这些突然多出来的成本,杨银全只能扛在自己肩上。
从早5点到中午11点半没喝一口水是常态、带上儿子去搬口罩、防护服等等是常态、几千条微信消息无法及时回复是常态……但杨银全还在四处求助:“谁有医疗用品资源的?拉我进群!”这是非常规时期的土办法,但他还在努力拓展货源。
这些天,在拒绝亲朋好友私下求助时,杨银全这样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虽然有心,也能理解大家对健康防护的重视,但无论如何还是必须优先解决医院现在的物资需求!如果医院这道防线没了,送你一千万个口罩有什么用?”而目前,杨银全为了把通过各种途径调配进厦门的物资,更快送达各医疗单位,他和员工直接住在了办公室和仓库。
为了给医护人员提供保障,跟杨银全一样的人,在厦门,还有非常非常多。“在关键的时候,我们要用职业良心,坚持操守,守护厦门!”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