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社会民生  >> 正文

疫情就是命令 八个镜头展现疫情防控中的“厦门正能量”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钟南山在开往武汉的动车上小憩。

台海网2月3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每个人都希望春节假期能和家人在一起团团圆圆过个年。然而,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疫情,全国上下吹响集结号,厦门的党员干部、医护人员、口罩厂工人、航班机组人员、媒体记者编辑等纷纷提前结束假期,或奔赴防抗疫情第一线,或坚守岗位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后勤支援,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切只为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让我们随着记者的镜头一起看看疫情防控过程中涌现的那些“厦门正能量”。

  厦门籍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

  84岁高龄依然冲在防疫最前线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里,一张照片在国人的朋友圈里刷屏,照片中,一位老人坐在餐车一角,闭上眼,仰头休憩,桌上摆放着一叠文件资料。这位老人许多人都认识,他就是为了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再次临危受命出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的福建厦门籍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

  1月18日,钟南山院士临时接到通知赶往武汉,当天的航班机票已经买不到,钟南山院士乘坐动车前往,春运期间高铁票紧张,临时上车的他被安顿在餐车一角。一坐定,他便马上拿出文件来研究,累了才仰头短暂休憩。

  作为著名呼吸病学专家、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的领军人物,今年已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再度挂帅亲赴武汉一线实地了解疫情、研究防控方案、连线媒体直播、解读最新情况……连续几天,他辗转多地,奔走在与新型冠状病毒抗争的路上。他告诉大家,“没有特殊情况,不建议去武汉”,而他自己则选择“逆行”,冲向防疫最前线。

  17年前,67岁的钟南山与SARS病毒正面交锋,在成功抗击非典一疫中创下了九个“最”;17年后,面对新型冠状病毒,他又一次扮演了关键角色。

  “看到钟南山就放心了”“我相信钟院士说的”,他的存在,让无数人民感到心安。

  第一医院杏林院区肺科副主任姚向阳

  一份盒饭就是他的“年夜饭”

  姚向阳(右)和他的“团圆饭”。

   1月22日,离除夕还有2天,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院区,一辆救护车呼啸而至。这不是一辆普通的救护车,而是一辆负压救护车,里面运送着后来确诊的厦门第一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该院肺科副主任姚向阳和同事们早早地来到大楼门口等待,对他们来说,这个患者的到来,意味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真正开始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厦门市所有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都会被送到这里接受治疗。

  “早在确诊之前,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院区已经提前做好准备,空置出好多间隔离病房。”姚向阳告诉记者,为了迎接防抗疫情的战斗,医院对各项工作事先做了妥善安排。姚向阳提前在大年廿九给自己安排了一顿“年夜饭”。为了尽量让其他同事过一个团圆年,他特地安排自己在除夕夜值班。

  “轻症患者我们每天至少查看一次,重症患者视情况还要多查看几次。”谈到与患者的接触风险,姚向阳十分淡定。他说:“作为医生,作为党员,碰到了,就往前冲,没什么说的。”

  当被问及除夕夜是怎么过的。姚向阳爽朗地笑着说,他和同事们在医院里吃盒饭,“有荤有素,挺丰富的,而且和同事们一起,也算是‘团圆饭’了”。

  厦门首批援助武汉医疗队

   17位白衣天使紧急奔赴“火线”

  厦门派出17名医护人员组成的首批援助武汉医疗队。受访对象供图

  春节本该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他们却告别家人背上行囊奔赴“战场”,他们就是厦门首批援助武汉医疗队成员。

  此次福建省组派医疗队援助湖北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厦门派出了由17名医护人员组成的首批援助武汉医疗队赶赴武汉。这支队伍由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市中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厦门市海沧医院、厦门市第三医院、厦门市第五医院、厦门弘爱医院等医院的医务人员组成。

  肖琦来自厦门市海沧医院肾内科,今年35岁,是本次援助武汉医疗队成员之一。1月26日出征的那一天,他接到通知是早上10点半,下午5点要集合,统一安排去福州。虽然准备时间很紧,但是他没有半点迟疑。“我之前在重症监护室和急诊科工作多年,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抢救经验。一听到这个消息,我就主动报名了。”

  临行前,怀孕的妻子挺着大肚子为肖琦送行。妻子想让他多带点生活用品,他却说:“不需要准备太多,我们是去‘打仗’的。”

  肖琦的爱人也是医院的工作人员,已经怀孕五个月了,肖琦牺牲春节陪伴家人的时间,毅然决然投入到援助湖北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工作中,他说:“作为医生,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武汉有很多患者等着救治。”

  翔安区卫健局局长陈闽生

  连续奋战近十天累倒在岗位上

  陈闽生累倒在病床上。通讯员供图

  1月29日下午,翔安区卫健局局长陈闽生回单位开会,全力投入医疗救助和疫情防控工作。会后,他没有回家,而是直接躺在市第五医院的病床上,这不是他第一次因劳累过度导致头晕住院。这位59岁的军转干部一直冲在防疫一线。

  “他连轴转了近十天,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只在大年三十晚上回去陪90岁的老母亲吃了口饭,又回来单位值班。”翔安区卫健局综合科科长吴国强透露,为了实时跟踪全区疫情防控情况,陈闽生以单位为家,从1月19日至27日,夜以继日地奋战在防疫一线。

  “我是一名老共产党员,肯定要第一个往前冲。”陈闽生铿锵有力地向全体干部职工承诺。1月27日,在高负荷的工作状态下,陈闽生因精神紧张、过度疲劳、供血不足等因素导致神经功能失常、血管痉挛,累倒在翔安区疫情防控部署会议现场。

  据市第五医院医生梁富龙介绍,陈闽生在病房里苏醒后,第一时间拿起电话忙工作,有一天中午还偷溜出医院,回单位开了一个工作部署会。

  1月29日下午,翔安区卫健局局长陈闽生回单位开会,全力投入医疗救助和疫情防控工作。会后,他没有回家,而是直接躺在市第五医院的病床上,这不是他第一次因劳累过度导致头晕住院。这位59岁的军转干部一直冲在防疫一线。

  “他连轴转了近十天,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只在大年三十晚上回去陪90岁的老母亲吃了口饭,又回来单位值班。”翔安区卫健局综合科科长吴国强透露,为了实时跟踪全区疫情防控情况,陈闽生以单位为家,从1月19日至27日,夜以继日地奋战在防疫一线。

  “我是一名老共产党员,肯定要第一个往前冲。”陈闽生铿锵有力地向全体干部职工承诺。1月27日,在高负荷的工作状态下,陈闽生因精神紧张、过度疲劳、供血不足等因素导致神经功能失常、血管痉挛,累倒在翔安区疫情防控部署会议现场。

  据市第五医院医生梁富龙介绍,陈闽生在病房里苏醒后,第一时间拿起电话忙工作,有一天中午还偷溜出医院,回单位开了一个工作部署会。

  1月29日下午,翔安区卫健局局长陈闽生回单位开会,全力投入医疗救助和疫情防控工作。会后,他没有回家,而是直接躺在市第五医院的病床上,这不是他第一次因劳累过度导致头晕住院。这位59岁的军转干部一直冲在防疫一线。

  “他连轴转了近十天,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只在大年三十晚上回去陪90岁的老母亲吃了口饭,又回来单位值班。”翔安区卫健局综合科科长吴国强透露,为了实时跟踪全区疫情防控情况,陈闽生以单位为家,从1月19日至27日,夜以继日地奋战在防疫一线。

  “我是一名老共产党员,肯定要第一个往前冲。”陈闽生铿锵有力地向全体干部职工承诺。1月27日,在高负荷的工作状态下,陈闽生因精神紧张、过度疲劳、供血不足等因素导致神经功能失常、血管痉挛,累倒在翔安区疫情防控部署会议现场。

  据市第五医院医生梁富龙介绍,陈闽生在病房里苏醒后,第一时间拿起电话忙工作,有一天中午还偷溜出医院,回单位开了一个工作部署会。

  厦门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平时变战时天天在战斗

  正月初三,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早已进入“战时状态”。

  同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一样,在此次厦门防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战疫中,厦门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编辑、发行人员也纷纷提早结束春节假期,一直坚守岗位,为疫情防控工作作出自己的贡献。

  疫情防控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疫情就是战斗的集结号,《厦门日报》《厦门晚报》《海西晨报》的记者、编辑们立即从四面八方集结起来,快速进入战时状态。厦门日报社17楼的新媒体中心夜夜灯火通明,新闻记者的身影活跃在城市的各条“战疫”前线,他们为市民群众报道及时准确的消息,传递厦门防抗疫情正能量。

  厦门日报社全媒体记者以报纸、新媒体、视频、音频、海报等丰富的形式,传递最新的疫情信息,讲述“战疫”一线的感人故事,宣传科学有效的防疫知识,推出了一系列鼓舞人心的优秀作品,让厦门市民足不出户也能掌握各种疫情相关信息、科学防疫知识。

  弓力(厦门)公司返乡工人赶来

  加班加点生产口罩

  今年春节期间,在位于同安工业区的弓力(厦门)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原本1月23日就停工的口罩生产车间却十分热闹,伴随着“咔哒咔哒”的机械轰鸣,工人们动作娴熟地操作着每一道工序,生产线正开足马力保障生产供应。

  王会(右一)与同事在车间加班加点,保障口罩生产。记者洪艳艳摄

  “加班加点,就是为了尽量多生产一些口罩。”记者采访时,该车间负责人王会已经连续工作十多天没有休息了。本应在四川广元老家与家人团圆的她,今年一改以往的过年方式,让家人从四川来到厦门过年。然而,这么多天过去了,王会却一直没空陪伴家人,不仅如此,她还发动爱人和儿子来车间当临时工。

  记者了解到,因疫情发展迅速,口罩需求量大增,该公司紧急行动,生产部经理留守值班,从农历大年三十起重开生产线,紧急召回25名工人投入生产。不少本已返乡的工人,也纷纷从湖南、江西等地赶回厂里,加班赶制口罩。甚至还有已离职的机修人员主动联系公司,回厂支援生产。厂里的管理人员、保洁人员等也临时上阵,到一线车间帮忙。到正月初二下午,车间包括召回的工人和临时招聘的工人,已达70多名。

  “工人们每天都加班到晚上11点多才离开车间。”王会说,这样的工作量比平时大得多,但大家都鼓足干劲,“我们多生产一只口罩,也是尽自己的能力为疫情防控多出一份力”。

  沈海高速厦门出入口交通卫生检疫站

  对进入厦门车辆“逢车必检”

  2月2日,沈海高速厦门出入口,工作人员为进入厦门的车上人员进行体温检测。 记者唐光峰摄

  2月2日,厦门高速迎来返程客流高峰,13时许,记者在G15沈海高速厦门出入口交通卫生检疫站看到,来厦门的车辆增多,每个车道出口都有两名佩戴护目镜和口罩、身穿雨衣的工作人员,手持测温枪对车上的人员进行体温测量。

  从大年初二开始,在沈海高速厦门出入口,由集美区政府、公安、交通执法、建设与交通、百城公司等单位联合执勤,为春运防疫保驾护航。市交通执法支队直属大队33人参与厦门出入口的执勤,每天轮流22人上岗。副大队长邵合卯说,他们的任务是给检测发现体温偏高的人员进行二次测温,风险比较高,但是大家都没有怨言。对进入厦门的车辆,他们坚持逢车必检,对湖北牌照或经过湖北的车辆及时进行劝返,对不听劝返的车辆要进行消毒,对人员进行隔离观察。

  厦门航空

  专机接滞留境外的湖北游客回家

  200名左右滞留在曼谷、哥打基纳巴卢的湖北籍游客乘厦航班机回武汉。厦航供图

  “我们接你们回家!”1月31日,一架搭载着76名湖北籍旅客的厦航MF8676航班从曼谷起飞前往武汉。飞机上,熟悉的乡音响起时,旅客们纷纷鼓掌欢呼:“加油武汉!加油中国!”

  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部分湖北籍游客滞留在境外,中国政府决定尽快派民航包机把他们接回武汉。应外交部要求,厦航执行两个特殊加班航班,从曼谷、哥打基纳巴卢运输滞留在当地的200名左右的湖北籍游客返回武汉。

  据了解,这两架飞机都在当日12时从厦门前往曼谷和哥打基纳巴卢,一架飞机16时25分从哥打基纳巴卢飞往武汉,另一架飞机16时40分从曼谷起飞飞往武汉,执行此次任务的机型都是波音737-800型,每个机组9人,另外随行的有一名医生、一名护士,一共11人。

  航班任务执行完毕,机组人员将集中隔离留观14天,再返回工作岗位。厦航还将严格按照国家发布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和消毒方案,对这两架执行特殊任务的飞机进行全面、彻底地消毒。

相关新闻
争分夺秒,为防控疫情贡献“福建力量”

台海网2月3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2日,武汉火神山医院正式交付。1400名医护人员将于3日起承担医院医疗救治任务。这个鏖战9天、被5000万人“云监工”的工程,创下了“中国速度”。   而这项“中国速度”的背后,也有“福建力量”的贡献——医院房屋底板,正是由位于福州市长乐区的金强集团以最快的速度提供的。   2日,金强控股集团董事长刘金铃告诉记者,金强集团...

泪目!福建音乐人推出抗新冠肺炎疫情公益歌曲《永恒的家园》

总有一种感动,让我们泪流满面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不惮前行 福建音乐人近日推出公益歌曲《永恒的家园》 歌咏志,声言心,每一句直抵人心的歌词激励着大家共抗肺炎,守护家园 歌曲发布后《永恒的家园》在朋友圈及多个网络平台刷屏了许多人留言,感动!泪目!好评如潮涌来…… 共 同 抗 击 新 冠 肺 炎 众 志 成 城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寒冬里,有太多一线医护人员的...

钟南山谈返程高峰疫情防控:确诊人数或仍将持续升高 但我相信不会太久

各地返程高峰来临,疫情防控工作面临严峻考验。今天(2月2日)下午,总台央视记者就这个问题独家采访了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 记者:目前看来确诊人数上升较快,这个说明什么问题,疫情的走向如何? 钟南山:目前看来确诊病例上升的主要还是武汉。今天早晨的数据我没看,昨天整个资料看起来主要还是武汉地区占多数。所以我们中央的政策,对武汉进行...

福建税务十二举措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台海网2月2日讯 据福州日报微信公众号报道 2日,国家税务总局福建省税务局下发通知,从四个方面出台十二条举措,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一、全力以赴,以实际行动主动担当作为  1.坚持担当作为。全省各级税务机关要切实提升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到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从讲政治的高度,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

暖心!厦门多家商场减租,与商户共度“战疫”时艰!

台海网2月2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朱黄 何莹)往年的春节假期,本是商户经营的黄金季。然而,今年春节,为减少人群聚集、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厦门各大商场、购物中心相继宣布暂停营业或缩短营业时间,经营户们损失不小。   因企业推迟复工时间,许多服务行业也因此推迟返回工作岗位时间。然而暖心的是,厦门各区一些商业综合体、物业及房东纷纷通过减租的帮扶举措,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