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社会民生  >> 正文

国庆吃长寿面渐成新民俗 市民群众通过这种方式庆祝新中国70华诞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军营村村民和游客同吃“国庆面”。(本报记者罗子泓摄)

  “英雄小八路”和何厝小学师生同吃“国庆面”。(本报记者张奇辉摄)

  厦门医学院师生同吃“国庆面”。 (本报记者薛 尧摄)

  厦航乘务员在同事的祝福下吃“国庆面”。(本报记者林铭鸿摄)

  戴“生日帽”的陈明凤与大家一起吃“国庆面”。(本报记者张奇辉摄)

   台海网10月2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斗阵来吃“国庆面”!昨日上午,在海拔千米的军营村,在《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发源地何厝小学,在厦门航空空中乘务部,在厦门医学院,在厦门最大的社会保障性住房社区金安社区……上自耄耋老人,下至几岁孩童,大家一同品尝绵长又美味的“国庆面”,祝福祖国国运绵长、国泰民安。

  镜头1

  地点:军营村

  村民游客同吃“国庆面”

  昨日上午,同安区莲花镇军营村的400多名村民和游客欢聚一堂,同吃红鸡蛋、“国庆面”,祝福祖国国运绵长。

  看到村民们手捧面条、满心欢喜的场景,军营村原村委会主任高泉国感慨万千。“习近平总书记曾两度深入军营村调研。几十年来,军营村不忘嘱托,一步步走上了富民强村的道路。”高泉国说,原来,军营村算得上是全市最偏僻的山村,不仅山高路远,还物质匮乏。如今,老百姓吃得饱,穿得暖,过得好,军营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吃“国庆面”的村民中,有三人的生日也在10月1日。1982年出生的村民杨小霞说,随着祖国越来越强大,村民的生活一天天变好。“国庆面”不仅表达了对新中国70华诞的祝福,也寄托了对家乡、对国家发展的期待。

  镜头2

  地点:何厝小学

  “英雄小八路”追忆往事

  对于国庆节出生的何厝小学三年级学生陈婧来说,今年的生日礼物很特别——在何厝小学举办的“我是小八路我和祖国一起庆生”活动上,她从“英雄小八路”爷爷手中接过了一碗长寿面和一颗红鸡蛋。

  昨天,“英雄小八路”代表何明全、郭胜源、何亚朱、何佳汝和近百名何厝小学师生一道,身着小红军服装,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家一起追忆“英雄小八路”往事,一起吃“国庆面”,一起看阅兵仪式。

  “今天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按照我们过生日的习惯,要吃长寿面,和孩子们一起吃面为祖国庆生,让他们记住新中国的生日,特别有意义!”何明全说,小小一碗“国庆面”,折射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沧桑巨变,和孩子们同吃“国庆面”,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镜头3

  地点:厦航空乘部大楼

  乘务员用坚守祝福祖国

  昨日上午,在厦航空中乘务部大楼二楼,为新中国庆生的生日派对现场,近30名乘务员同吃“国庆面”,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随着热腾腾的厦门碱水油面先后出锅,淋上可口的卤汁,放上象征如意吉祥的荷包蛋,一碗碗“国庆面”被端上了桌。

  昨天也是乘务员齐兵的生日,在吃完面后,她将奔赴机场执行任务。“在我的家乡,有过生日吃面的习俗,今天和同事们一起吃的这碗厦门味道的‘国庆面’,对我来说是最有意义的长寿面。劳动是最好的告白,在新中国70华诞这天坚守岗位,我感到特别自豪!”齐兵说。

  镜头4

  地点:金安社区

  居民亲手烹制生日宴

  昨日,一场温馨的生日宴在金安社区居委会一楼举行。油焖大虾、油炸五香卷、蚵仔面……满满一桌闽南家常菜,基本都出自社区居民之手。宴会主角是与新中国同年同月同日生的陈明凤老人。金安社区党委书记吴丽敏为老人送上了一碗蚵仔面,既庆祝他的70岁寿辰,也祝福祖国繁荣昌盛。

  拥有47年党龄的陈明凤,看着电视上的阅兵仪式,内心无比激动,“祖国越来越美好,有祖国的‘大家’,才成就了我们的‘小家’。”陈明凤说,作为厦门最大的社会保障性住房社区,金安社区配套设施不断完善,环境美和人文美让他的幸福感与日俱增。

  镜头5

  地点:厦门医学院

  千名师生共祝好事成双

  “同学们,吃面啦!”昨日中午12时,炒面的喷香味从厦门医学院白鹿餐厅飘来。近千名师生相聚于此,同吃“国庆面”,为新中国庆生。这其中包括15名在国庆节当天出生的学生,年纪最大的生于1997年,最小的生于2001年。

  学生们对大厨精心烹饪的具有闽南特色的碱面赞不绝口——每份面除了肉丁、胡萝卜等配菜,还配有两颗鸡蛋,寓意圆圆满满,希望同学们心想事成,好事成双。

  同是国庆出生的厦门医学院党委书记徐国庆也来到同学当中,一同吃生日面。徐国庆表示,一碗碗“国庆面”,极大激发了广大师生的爱国情怀,要努力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

  【马上评论

  为“国庆吃面”

  新民俗点赞

  ●本报评论员黄伟伟

  昨日,国庆大典刷屏,举国振奋。在鹭岛,除了看大阅兵,还风行起吃“国庆面”,同吃国庆喜面,祝愿国泰民安。

  小学生端起了鸡蛋面,飞行员吃起了碱水面,村民们煮好了蚵仔面,还有大碗面、长条面、沙茶面、加料面……总之,面热、汤热、料热、心热,热气腾腾、热情洋溢,既热闹,又喜庆。

  厦门是一座海纳百川的移民城市,全国各地的面,这里几乎都能找得到。大家不约而同把自己家乡的面都摆出来:油泼面、臊子面、手擀面、龙须面、拉面、莜面、小面……面品不同,吃法不同,但是,国庆日,同吃面,表达了同样的欣喜和振奋,激动与期许,都是热切告白,都是深情祝福。

  为长辈吃面庆生,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民俗。宋人马永卿在《懒真子》中说“必食汤饼(面条)者,则世所谓长命面也。”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吃“国庆面”,堪称国庆新民俗。

  国庆吃面新民俗,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是一种源于情感的创新,是一种清新扑面的时尚。新在形式,新在创意,新在时代。

  有首歌唱得好“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厦门市民看大阅兵,吃“国庆面”,怀着朴素真诚的情感,带着诚挚美好的祝福。爱家即爱国,爱国亦爱家。家国情怀是统一的,真挚情感是共通的。

  让我们为国庆吃面新民俗,点个大大的赞!(记者林露虹卢漳华 罗子泓陈雅真 薛尧 见习记者张玉榕)

相关新闻
国庆黄金周首日厦门海陆空客流如织 交通运输部门全员在岗保障旅客出行

台海网10月2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国庆黄金周首日,厦门海、陆、空客流如织。昨日下午,副市长李辉跃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赴东渡邮轮中心、厦门火车站和厦门高崎机场检查安全生产工作。   东渡邮轮中心厦鼓码头当天船票一早卖空;厦门火车站日发送旅客超过5万人次;厦门高崎机场每一两分钟就有一个航班起降……每逢假期,我市海、陆、空运力就异常繁忙,相关部门、单...

骄傲!昨天,这些福建人出现在国庆阅兵式现场!

台海网10月2日讯 据东南网微信公众号报道 昨天上午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 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盛大的阅兵活动 大家一定看得热血沸腾!热泪盈眶! 国庆70周年阅兵式完整视频 这场盛大的庆典中 有不少福建人的身影 快来认识一下吧! 东风31核导弹方队 何骏少将 此次阅兵中亮相的东风31核导弹方队备受瞩目,这个受阅方队由两个导弹旅抽组,全部来自火...

揭秘国庆联欢活动幕后故事 不间断表演的“背景”是谁?

央视网消息:在10月1日的联欢活动当中,中心舞台的背景是由1518名武校的少年武术演员来完成的。他们是联欢活动当中表演时间最长的一支队伍。90分钟的时间里,他们要进行不间断的表演,他们变化勾勒出的多种造型组成了联欢活动中绚丽的背景。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他们的训练情况。     在北京昌平的一个训练基地,操场上的口令中常常掺杂着河南口音。这些武术演员来自...

震撼!国庆晚会的烟火是泉州人蔡国强设计的!揭秘7棵烟花树是怎样做的?

台海网10月2日讯 据闽南网微信公众号报道 昨夜的北京, 灯光璀璨,火树银花!梦想与焰火一同盛放! 与焰火盛况一同上热搜的 还有这次烟花表演的总导演 咱厝人艺术家蔡国强! 这次的国庆焰火表演,以环保和生态为主题,所以今年的烟火使用量仅为10000颗弹,比60周年烟火的使用量减少了12000颗。 量虽然少了,但创意更有所不同,这次的烟火是立体的,大家可以看到能开...

创新驱动彩车行驶途中“三车合一”,是怎样做到的?

设计师贾小卜   在昨天的彩车群游中,第19号方阵的彩车让人“耳目一新”。本来是三辆小彩车的并列行驶,在进入天安门核心区时,“三车合一”组合成一辆大彩车,以复兴号整体形态通过,这就是创新驱动彩车。在行驶过程中,其LED屏呈现复兴号疾驰的场景。在彩车上的天宫二号太阳能板收起,车头玻璃窗打开,机器人挥手致意。这辆彩车如此出彩,是怎样做出来的?北京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