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4月29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硕大机翼掠过湛蓝的大海,飞机缓缓降落在厦门本岛离大海咫尺之遥的机场跑道上。
“城在海上、海在城中”——初到厦门的人,第一印象往往是宽广的海洋。厦门位于九龙江入海口,自明朝始筑,就与海相伴相生。
临海听风,气象万千。厦门作为国务院明确的全国十二个最高等级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拥有优质高效区域性海、陆、空枢纽港及邮轮母港。国际机场、国际港口、高速公路和铁路发达,具有国际人员往来、物流集散、中转服务等综合服务功能,是通达全球、无缝衔接、高效便捷、功能完善的交通中枢。
位处陆海两条丝绸之路交汇点的厦门,正大踏步走向世界,拥抱未来。
【航空运输便捷】
【数字】
运营城市航线171条
2018年空港旅客吞吐量2655万人次
洲际航线8条
厦门航空港是中国大陆六大口岸机场之一。
厦门航空港是中国大陆六大口岸机场之一,已形成覆盖中国大陆各主要城市及港、澳、台地区,通达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全球航线网络,实施部分国家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办签证政策。
厦门航空港现开通运营城市航线171条,含国际(地区)航线35条,其中洲际航线8条,通达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与28个国际及境外城市(含香港、澳门、台北、高雄)通航。
建设中的翔安国际机场,规划到2025年旅客吞吐能力8500万人次,打造东南沿海重要的国际干线机场和区域性航空枢纽港。
【海运枢纽发达】
【数字】
集装箱班轮航线:146条
全港建成生产性泊位:165个
国际航线:92条
万吨级以上泊位:76个
全国集装箱港口:第7位
世界集装箱港口:第14位
厦门邮轮母港是国家四大邮轮运输试点示范港口之一。
厦门是国家四大国际航运中心之一、东南区域物流中心城市。厦门港集装箱班轮航线共计146条,其中国际航线92条(海上丝绸之路国家航线57条)。建成生产性泊位165个(万吨级以上泊位76个)。厦门港是大陆、台湾两岸直接往来的综合枢纽,厦金“小三通”2018年旅客客运量创历史新高,占两岸民众往来比例17%,达到175万人次,累计1787万人次。
厦门是国家四大国际航运中心之一。
>>丝路海运
福建省发挥“海丝”核心区优势,以厦门港为核心,面向全国打造与中欧班列相得益彰的“丝路海运”品牌,建立“丝路海运”联盟,制定推广“丝路海运”服务标准,深化国际港口合作,织密“海丝”航线网络,建设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经贸和物流大通道。2018年12月“丝路海运”命名航线在厦门正式起航,目前已有“丝路海运”命名航线34条。
【陆路枢纽高效】
厦门开通至欧洲、中亚及俄罗斯的国际货运班列。
通过沈海、厦蓉、厦沙等高速公路和城厦铁路,厦门实现与中国大陆中西部高速公路网络的无缝连接。
铁路已建成开通鹰厦、福厦、厦深和龙厦铁路,实现上海5小时、深圳3小时、福州2小时抵达。目前,正加快福厦高铁和厦漳泉城际轨道规划、建设。
>>中欧(厦门)班列
中欧(厦门)班列三条干线
厦门-马拉维奇-终点汉堡全长10592-11886公里时间12-16天
厦门-莫斯科全长9960公里时间13天
厦门-阿拉图全长6188公里时间10天
厦门是唯一实现“一带”与“一路”无缝对接的陆海枢纽城市,开通至欧洲、中亚及俄罗斯的国际货运班列,主要通达12个国家和34个城市,通过海铁联运,货物往来香港、台湾等地及韩国、东盟与欧洲等,形成联通中欧、中亚、俄罗斯3条干线的国际物流新通道,其中中欧干线经马拉舍维奇,延伸出汉堡、杜伊斯堡、布达佩斯三支线。
【公共交通立体】
【数字】
2018年日均客运量
常规公交190.2万人次
快速公交(BRT)26.85万人次
地铁11.33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