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1月30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男女老少齐上阵,国内外选手同台唱。11月24日-25日,厦门市第二十一届南音比赛初赛在厦门市南乐团、翔安区南音传习中心举行,传统“四菜一汤”被唱出各种新意。
据介绍,本届南音比赛汇聚了来自厦门、泉州、晋江、石狮的南音爱好者组成的100多支队伍、近千名选手,参赛节目多达134个。本届比赛还首次迎来了外籍选手。他们是厦大留学生,分别来自尼泊尔、斯里兰卡和俄罗斯。厦门市文化馆副馆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苏华琦总结说:“参赛队伍有所增加,尤其是外地队伍数量增加;作品的整体水平明显提升,不乏优秀原创作品。其中,翔安新店镇南音水平提升迅速。”
初赛中,《直入花园》《元宵十五》《为伊割吊》《绣成孤鸾》等经典剧目轮番上演,不同年龄段的选手诠释出了不同的风格。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比赛还收到了23件原创作品,其中,《歌颂同安》通过南音弹唱方式,展现同安“海滨邹鲁之地,声名文物之邦”的风采;由平均超70岁的老人组成的团体演绎的作品《翔安老人真正好》讲述了翔安区成立15年的巨变。
据悉,每年一届的南音比赛是厦门市为弘扬闽南文化、繁荣南音艺术事业而举办的重要赛事。自1998年至今,比赛已成功举办20届,是厦门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品牌活动。赛事中涌现的新人、新作有的已多次在全国、省、市比赛中获奖,有的成长为出色的南音专业演员,为厦门南音的普及与推广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