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社会民生  >> 正文

从水船摆渡 到“暗渠”活水来 老水务人见证厦鼓海底供水管道通水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见证人

  厦鼓供水

  郭锡庆

  曾任厦门到鼓浪屿码头海上供水船的水手,亲历厦鼓海底供水管道通水。在厦门水务工作33年,见证了特区供水工程的不断建设完善。在其担任自来水公司供水营业处主任时,启动水表出户改造前期工作。

  感言

  希望厦门水务发展得越来越好,有更多人才为水务事业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期待厦门的供水体系更加完善,早日实现“两江四库”的供水循环体系。

-现在的高殿水厂过滤池刘东华摄

-厦鼓海峡过海管道施工(水务集团供图)

-1991年高殿水厂二期扩建(水务集团供图)

1992年特区输水管道施工。(水务集团供图)

台海网10月31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一水相隔,供水需靠船运送;收水费须挨家挨户,缴水费还必须跑银行;水压不够,晚上较高楼住户只能等凌晨或隔天再取水洗澡……这些在现在看来不可思议的事,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却是常态。

  作为一个老水务人,郭锡庆1976年时是往返厦门到鼓浪屿码头海上供水船的水手,这也是他参与厦门城市供水建设的起点。此后33年,他见证了厦门供水事业的“做大、做强、做实”。“厦门水务因改革开放受益太多,我们个人也是。如今,我虽然已经退休,但希望能不断发挥余热,用更多方式服务社会。”他说。

  难忘岁月

  两艘船每天12趟全年无休

  保障鼓浪屿居民生活用水

  “那时候有3艘供水船,一艘用来备用,其他两艘每天从海滨大厦对面的专用码头运送生活用水到鼓浪屿码头。每艘船可运160吨水,两艘每天共跑12趟,这样才能把岛上的两个供水池加满。”郭锡庆向记者描述当时的情形。1983年厦鼓海底供水管线通水前的近半个世纪,鼓浪屿的生活用水就是这样保障的。

  郭锡庆是其中一条供水船上的水手,不值班时,水手们需要每天从早上6点工作到晚上12点,值班则需更早,全年无休地工作就是为了解决鼓浪屿居民的吃水问题。

  然而,如果海雾浓或台风天,供水船只得停运,鼓浪屿上就会闹水荒。当得知厦鼓海底供水管线开始修建时,郭锡庆和岛上的居民一样开心,他说:“每天在船上,我就亲眼看着一节节供水管道被铺设下水。1983年通水那一刻,我的心情非常激动,因为鼓浪屿居民终于不再需要看天吃水了。”

  市民洪女士是老鼓浪屿人,小时候住在鼓浪屿邮电局对面的小巷里,小巷里有一口水井。洪女士说,小时候自己提不起井水,常常要邻居帮助。管道为鼓浪屿供水后,用水不用再那么小心翼翼,但刚开始看到水管里流出自来水,心情特别激动。现在,那口水井成为见证和记忆。

  郭锡庆说,最后一趟坐供水船往返厦门到鼓浪屿码头时,心情有点复杂,既有对供水船的留恋,又有新管道启用的喜悦。不过,许多平日里遇到的鼓浪屿居民告诉他:“太好了,终于能放心用水啦。”他听了又觉得特别满足。

  建设提速

  九龙江水入厦实现“双通道”

  开建枋洋水利枢纽拓展水源

  郭锡庆家住在5楼,上世纪80年代前,晚上洗澡时水压不足,常常要等到凌晨或第二天早上从楼下水表处提水上楼洗。这一切在九龙江水引入厦门后开始发生变化,他和许多较高层的住户都免去了“等水”和“提水”的烦恼。他告诉记者:“可以说,特区供水工程的建设解决了岛内供水问题,居民用水更加方便了。”

  改革开放后,特区供水工程的建设,将漳州市九龙江北溪的原水源源不断地引入高殿水厂。目前由两路引水工程向厦门供水,即1980年通水的九龙江北溪引水渠工程和1996年竣工的特区供水工程(特区供水管道),形成管渠并用的“双通道”,大大提高了市区供水的可靠性。2012年,九龙江北溪引水左干渠二期改造工程的通水,使九龙江取水口到厦门的原水输送渠道实现了全线封闭,原水输送过程不再受到沿线的污染源威胁。

  为了解决水源单一问题,2011年,厦门市第二供水水源工程长泰枋洋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将厦门外调水源从九龙江北溪引水,进一步拓展到龙津溪水源。

  作为全省目前最大的水利工程,枋洋水利枢纽工程总投资约23亿元。工程建成后将与九龙江北溪引水共同承担厦门供水任务,实现水量互补。厦门供水格局也将实现从“一江两库”到“两江四库”的转变,日供水能力将得到很大的提升。

  便民利民

  从一楼一表到一户一表

  从多处缴费到一卡缴费

  供水条件较差时,厦门居民楼大多为一楼一表,即一栋楼共用一个水表。随着供水条件的改善,许多居民开始申请分装水表。郭锡庆说:“我记得开放分装水表申请登记的那一天,自来水公司门口挤满了申请者,场面特别壮观。”水表的分装也为后来抄表到户、一户一表打下了基础。

  1996年,在相关部门共同推动下,厦门市各个公用事业单位都启动了缴费一卡通工程。当时,作为自来水公司供水营业处主任,郭锡庆在其他部门的配合下对计算机系统进行改造升级,并带领员工进行水表出户改造,参与推行一户一表。

  郭锡庆说,在多代水务人的齐心努力下,改造前全市4万户的总表独立分装成25万户水表,最终实行了全市用户水费缴费一卡通。公用事业缴费一卡通的实行,方便了市民的水电煤等多项缴费,厦门居民终于结束跑不同银行才能缴齐费用的历史。

  当年住在厦禾支路3号的林先生对那时的缴费印象特别深刻,他说:“我们好多户人家共用一个总表,各户轮流收集大家的水、电缴费单,然后在指定时间内到指定银行缴费。柜台要从一大堆单中查找出底单,一缴就一个上午,还必须先垫钱然后再慢慢计算分摊,上门一家一户收。因此,一户一表、公用事业缴费一卡通实行后,大家觉得真的太便民了。”

  厦门供水大事记

  1983年厦鼓海底供水管道通水。

  1983年高殿水厂开工建设,后经1987年、1991年、1995年等多次扩建。

  1992年11月26日厦门特区供水工程在杏林堤头正式动工。

  2002年4月1日开展水表出户工作。

  2002年11月4日九龙江北溪引水左干渠一期改造工程全线完工。

  2011年厦门市第二供水水源工程长泰枋洋水利枢纽工程开工。

相关新闻
尤溪:朱子文化传承“活水来”

台海网10月30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新生开笔礼在尤溪县朱子文化园举行。   与以往诵读式不同,888名学生组成了陶笛、古琴演奏队,将《朱子家训》以唱诵的形式演绎。动听的旋律,朗朗上口的词句,给人以听觉和情感上的震撼。   融入了原创曲目,让学生们对朱子文化有了全新的认知和感悟。多年来,作为朱熹诞生地,尤溪高度重视朱子文化保护、...

汀溪水库群至翔安原水输水工程管道主线完成逾九成 预计年底通水

汀溪水库群至翔安原水输水工程输水管道进行吊装作业。(厦门水务集团供图)   台海网9月17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一条从汀溪水库群至翔安水厂的原水输送管道正在加紧建设,管道主线已完成超9成,预计今年底通水,每天将可为翔安区增加22.5万吨的原水供应。   据介绍,汀溪水库群至...

传统文化复苏要善引市场“活水”

缂丝艺人在制作缂丝唐卡。新华社发(许丛军 摄) 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几部古装剧“火”了。除了围观宫斗戏的热闹,有些人更是看到了剧中的门道,比如在网友热捧的《延禧攻略》中,考究用心的服化道,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如缂丝、绒花等,让人真切感受到传统文化之美。 被时间打入“冷宫”的传统文化,如何在新的时代重新鲜活起来,重新得到民...

扩大陆客人数 马祖也想与大陆通水通电

▲刘增应推销马祖旅游   据中评社8月28日报道 针对金门自大陆引水,实现“两岸共饮一江水”的愿景,马祖县长刘增应接受中评社专访表示,马祖现阶段不缺电、不缺水,不过未来旅客增到50万人次后,水电供应可能出现吃紧,两岸通水通电是可以努力方向。   马祖列岛距大陆最近点约9...

台媒:金门通水完工不易 两岸之“合”不可分割

中新网8月6日电 综合报道,8月5日大陆通水金门,金门县府举办盛大的引水仪式,在2000多位金门民众的热情见证下,写下“两岸一家亲,共饮一江水”的历史新页。有台媒指出,此工程经历23年酝酿推进,终于完工,非常不容易,由此可见两岸关系“合”的不可分割性。 资料图:8月5日,福建向金门供水工程通水,这是福建晋江龙湖水库。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希望工程”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