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奇”被接出,身体机能良好,活泼好动
台海网10月28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朱黄 见习记者 叶晓菲 文/图)经过两天两夜的沟通和交流,曙光救援队队长王刚,从前埔某小区,接出了被关在阳台的小狗。“我们通过不间断的沟通,说服对方让我们暂时带走小狗。为了保护此次当事人的生活不受影响,加上救助小狗的目的已达成。希望关注此事件的义工,不要再上狗主人住所,以免造成打扰。”王刚和救援人员表示。经过调查发现,小狗是被朋友寄养在前埔某小区的这户人家。狗的真正主人明天将前来看望小狗。
救援人员冷静沟通后接出狗狗
曙光救援队,于25日接到队内求助,通报关于前埔某小区的“摔狗事件”,希望队内可以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曙光救援队队长王刚,于25日和26日夜间,会同社会爱心人士到该小区进行情况核实,并实施救助行动。
经过耐心诚恳的沟通和交流,王刚于昨日凌晨1点,成功将这只小狗(波奇)安全地带回曙光救援队部安置。“通过冷静沟通的方式,解决了分歧。”王刚说。
昨天下午,曙光救援队接收到了“玉米地流浪犬救助基地”和“爱它救助基地”的狗狗日常用品的捐赠帮助,并携带“波奇”前往曙光搜救犬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清洁体检。
经过检查,“波奇”身体机能良好,只有轻微皮肤病(已做药浴处理),在曙光经18小时观察,饮食进水排便正常,性格活泼,聪明伶俐,接受能力较强。
王刚了解到,“波奇”是被寄养在当事人家中的,狗主人目前在外地,将于明日来曙光队部看望“波奇”,并洽谈归属移交相关事宜。
知情人士当事人没有暴力倾向
而对于网络上各种情绪化的猜测,摔狗当事人被失实地描述成“精神疾病”、“暴力倾向”等另类标签。救援人员和爱心人士予以了否认和辟谣。
连日来,网络上舆情的发酵,让多位熟悉摔狗当事人的社区居民非常担忧。“这里面有隐情。他是存在过错,但网络上很多对这个年轻人的猜测和评论都是情绪化的,甚至是侮辱性的。”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爱心人士如此表示。“他真的是个内向,不善于表达的人。但和周边人接触时,并没有暴力倾向,更不可能有‘精神疾病’。人是情感动物,语言暴力比摔狗的伤害更大。不要成功救助了小狗,却压垮一个内向敏感的年轻人。”另一位知情人士表示。
动物救助应以遵守法律为前提
“这里面涉及到很多方面,不方便摊开了讲,但网络舆论对这个年轻人误解很深,甚至是被妖魔化了。”知情人士诚恳地说,“网友们可能很快就能恢复平静,并淡忘了这件事。但对当事人而言,这种被情绪化对待的阴影记忆,可能会伴随其漫长的生涯。”
小区的多位居民和知情人士表示,连日来的风波,让当事人受到了极大的精神压力。大家希望尽快恢复平静,更希望网络舆论能宽容对待这个平凡而普通的年轻人。
而救援人员和爱心人士强调,任何救助和动物保护行为,都应以遵守法律法规为前提条件。任何冲动和对抗,非正常行为只会导致事件偏离动物保护的本质,增加救助难度,激化社会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