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社会民生  >> 正文

走近酷暑中的厦门劳动者 高温下坚守他们各有凉方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福厦高铁施工现场,工人正在忙碌。(图/中铁四局提供)

  地铁建设者吃西瓜降温。(本报记者 张彦宇摄)

  翔安农民戴着草帽在地里除草。(本报记者张奇辉摄)

   台海网8月13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今年以来,我市已遭遇9个高温日,是常年高温日数(4.5个)的两倍,分别为8月1日35.4℃,7月31日36.1℃,7月30日35.1℃,7月29日35.4℃,7月27日36.8℃,7月26日35℃,7月10日35.3℃,5月26日35.9℃,5月18日35.1℃。

  每年平均高温日数为4.5天,年最多的高温日数为17天,出现在1978年和1979年;最少的高温日数为0天,出现在1955年、1965年、1976年、1999年。

  最高气温纪录是39.2℃,出现在2007年7月20日。

  一年中发生最早的高温日是1995年5月14日,最高气温为35.4℃;最迟出现在1998年10月16日,最高气温为35.1℃。

  历史上最持久的高温热浪天气是1979年的7月12日到21日,出现了连续9天高温日。

  今天热不热?

  多地仍有高温

  昨日,大部分地区气温都突破了35℃高温线。昨日下午市气象台发布高温预报指出,今天我市多地仍会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岛内最高气温可达33℃~35℃,岛外可达35℃~37℃,局部地区气温会超过37℃。

  今年第14号台风“摩羯”昨日不断向浙江沿海迫近,强度为热带风暴级别。在我们的西面,南海热带低压前天上午在广东揭阳沿海二次登陆,昨天下午成长为今年第16号台风,一直在广东沿海徘徊。这两个台风都避开了福建,所以我们总盼不来台风雨。两个台风外围的偏北气流还不停把热浪输送进来,抬升厦门的气温——昨日,同安竹坝农场最高气温飙到了38.5℃,位于集美杏林的城市环境研究所和集美水土保持站也突破了38℃。

  今天,台风外围的下沉气流继续在厦门逞威,我市以多云天气为主,午后岛外局部地区有阵雨或雷阵雨,气温还是居高不下,岛内最高气温可达34℃,岛外多地气温将突破35℃,局部地区会超过37℃。

  啥时能凉快?

  明起阵雨消暑

  气象专家介绍,未来较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台风正面袭击厦门,但由于海上热带系统十分活跃,在西太平洋和南海上空有多个低压系统正蓄势待发。低压系统的外围偏南气流会给厦门地区上空带来充沛水汽,形成降雨。预计从本周二开始,厦门就会迎来明显雨水——明后天各地都会出现阵雨、雷阵雨时至的天气,酷暑天气会告一段落。明后天岛内最高气温可降至31℃至32℃。雨不会非常大,但会时断时续,持续到周五前后。

  近年来高温日数

  ●2007年13天

  ●2008年6天

  ●2009年3天

  ●2010年8天

  ●2011年5天

  ●2012年12天

  ●2013年2天

  ●2014年12天

  ●2015年9天

  ●2016年9天

  ●2017年7天

  本报记者殷 磊

  市政部门:为一线工作者发放防暑包

  昨日,记者从思明区市政园林局了解到,连日来的高温天气给一线环卫工的清扫工作带来不小挑战。“为了给市民游客一个花园般的环境,一线环卫工一直坚守在路上,维护着每个角落的洁净。”思明区环卫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考虑到辖区3000多名环卫工的辛苦,各相关部门也有全方位的防暑降温措施。“我们为每名一线工作者发放了防暑包,里面有菊花茶、藿香正气水、应急药品等。每天,相关部门还会煮好凉茶,及时送到一线,让环卫工在辛勤劳动后,快速降降温。”

  本报记者王玉婷

  城管部门:车上备好防暑药品

  昨日是周末,环岛路游人如织。思明城管执法人员早早就到岗了,开展市容巡查、整治占道乱象,坚守了整整一天。

  城管执法部门应对高温天早已有了较为成熟的机制。“一入夏,我们就准备了大量防暑饮料、防暑药品,发放到队员手上,还要在执法车上备一些。”思明城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保障一线执法人员的健康,高温天气的巡查班次也会适时调整,增加轮换班的频率,确保大家都能充分休息。

  本报记者黄 璜许晓婷

  轮渡公司:员工吃仙草蛋防中暑

  进入暑期,厦门轮渡迎来大客流,保障渡轮正常工作是一项重要工作。在渡轮的轮机舱内,伴随着引擎的噪音,还有滚滚热浪,温度超过50℃。

  厦门轮渡有限公司介绍,厦鼓航线一共有24艘客运船舶,轮机员有40多名。轮机员要长时间在相对密闭的轮机舱内值守,检查渡轮“心脏”的工作情况。“热得实在受不了,就到甲板上吹一下海风。”一名轮机员说。

  一艘渡轮每天至少往返厦鼓水域十多趟,轮机员一个班要在轮机舱内待上两三个小时,汗流浃背是常态。“每年公司都会给一线员工发仙草蛋,端午节时吃一个,整个夏天不会中暑,效果真的很好。”轮机员笑着说。

  本报记者徐景明通讯员罗 琳

  公路部门:高温天必备正气水

  昨日,在岛内的东渡路,公路人员正在抓紧清理中分带的浮土。“过几天可能下雨,我们要趁着这几天晴天,把中分带的余土清理干净。”一名工人说。

  工作人员介绍,清理余土是一项常规工作。中分带的余土如果高过花池,不仅晴天尘土飞扬,下雨时还会混着雨水四处流淌污染路面。

  但是,在高温下做这件事,常规工作变成了苦差事。昨日,五六名工作人员7时开始作业,一上午清理了16立方米余土,装满4辆农用车。为了保证工人不中暑,除了防晒,开水、凉茶和藿香正气水也是必不可少的。

  本报记者徐景明通讯员张 颖

  曙光救援队:加派人手防止溺水

  因为高温,在海边游玩的人数激增,曙光救援队在海边两个巡逻点的人员相应增加。昨日,在海沧海角九号有9人值守,增加了3人,观音山巡逻人员增加到12人。队长王刚与副队长也出动了,各自值守一点。为了尽力确保安全,近日两个巡逻点的人数还会继续增加。

  王刚提醒市民游客,退潮时海底淤泥会显露出来,一些游客不自觉地在淤泥中越走越深,12日下午就有一名女游客陷入淤泥中动弹不得,救援队员将其解救出来。“万一涨潮,后果不堪设想。”王刚说,下海游泳的游客不要离海边太远,否则,一旦出现意外不易救援,特别是夜间更不易被发现。

  本报记者房 舒

  镜头

  工地

  地铁4号线同安湾栈桥

  配备充足饮用水及绿豆汤等

  近日,记者跟随中铁大桥局厦门轨道交通4号线3标一工区项目部党工委书记樊伟走上地铁4号线跨海段的同安湾栈桥。酷暑下,数百名工人正紧张施工。大桥施工作业面的钢桁梁表面温度接近50℃,但大桥的建设者为了确保工程按序推进,依然坚守一线。

  提起工人在高温下包裹全身的工作服,樊伟说,穿工作服可以起到防晒作用,也可减少危险物品对身体的伤害。“为了确保大家的夏季施工安全,防止工人中暑,每天15时才开始下午的施工,尽量避免中午烈日的暴晒,并在桥面上专门设有休息室,提供降暑药和矿泉水。”

  据了解,各施工现场都配备了足够的饮用水以及绿豆汤、含盐清凉饮料、防暑凉茶等,以及预防中暑的药品。高温作业场所还采取了有效的通风、隔热、降温措施,尽量减少高空和深基坑作业。

  运营方面,加强了一线工作人员的轮换和休息,注意观察他们的身体状况,妥善安置身体不适的人员换班休息。同时还为他们配备风油精、清凉油、毛巾等,确保他们能保质保量为乘客服务。

  本报记者张彦宇

  福厦高铁西溪特大桥建设现场

  工人分成几班轮番上阵

  随着福厦高铁进入全面建设阶段,数千施工人员正在日夜抓抢工期。昨日,由中铁四局承建的福厦高铁西溪特大桥建设现场,工人正在进行68号桥墩的桩基施工。

  桩基施工是体力活,工人的脸早已被晒得黑红,身上除了泥水就是汗水。“西溪特大桥是福厦高铁的控制性工程,是全线最长的一座桥,全长24.681公里,将架起700多个桥墩,是否能如期完工,关系着全线2022年建成通车的总体目标。”现场负责人说,进入夏季以来,西溪特大桥开展日夜不间断施工,工人分为几个班组轮番上阵,并积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本报记者徐景明

  镜头

  乡间

  菜农给蔬菜“洗澡”降温

  高温天给同安菜农林晓晴带来不少麻烦。连日来气温偏高,蔬菜基地里的不少菜品受到了影响。“以空心菜为例,原本一天只需要采收三四百斤,可由于高温,一天采收量增加到1000斤,熟菜卖不完,新菜供不足。”林晓晴介绍,像圣女果、丝瓜、玉米等蔬菜,都提前结束了采收期。

  “为了应对高温,我们从源头去把控。”林晓晴说,今年在原有的基础上,多种了多款时令蔬菜,较为“扛热”。不过,还要进行一天一次的喷洒灌溉,频率和时长保持一致,给农作物洗个凉水澡降降温。林晓晴说,水不能太多,一旦多了,根茎长虫的几率就大了。

  本报记者薛 尧

  军营村为市民提供避暑胜地

  炎热的周末,同安军营村人声鼎沸,市民纷纷来到这座高海拔村庄里避暑。“这个周末,村里来了近2000人。”村干部邵吉生告诉记者,从6月底开始,每个周末,军营村内都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

  “中午接待近200人,晚上也要接待百来人。”村民高水银告诉记者,米饭没了,就只能炒米粉、煮卤面,菜没了,就去地里现摘,中午用餐高峰期还得排队叫号。“大量游客带动了农副产品的销量。”邵吉生介绍,在过去的这个周末,有村民一天卖了3000多元蔬菜,村里的番茄基地卖出了300多斤。

  本报记者薛 尧

  保障

  日供水量创新高

  本报讯(记者吴海奎通讯员叶珏)昨日,记者从厦门水务集团了解到,今年8月6日至11日,全市各主要自来水厂供水总量连续6天在150万吨以上,其中8月9日达到最高峰,为155.7万吨,刷新了我市自来水供应量的纪录。

  据统计,今年7月,我市各主要自来水厂日平均供水总量为144.98万吨,去年7月这一数值为138.43万吨,今年比去年增长了约4.73%。今年8月1日至11日,日平均供水总量为149.81万吨,比今年7月高了4.83万吨,其中8月6日至11日都在150万吨以上。

  如果制水系统“马力全开”,我市各主要水厂每天最高能生产超过180万吨的自来水,不过,前提是原水供应充足。值得注意的是,天气持续高温晴朗,水库库存水源将减少,对原水供应产生一定影响。厦门水务集团表示,各水厂将做好生产调度工作,确保高峰供水期间制水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同时也呼吁市民增强水资源保护意识,养成正确的用水、节水习惯。

  用电量持续攀升

  本报讯(记者刘艳)周末的用电负荷相较工作日,一般会有所回落,不过,由于空调等制冷设备的使用,用电量居高不下。记者从国网厦门供电公司了解到,上周六用电负荷最高达到459.54万千瓦,周日最高达到416.54万千瓦。

  “最高负荷出现在中午时段,周六出现在14时01分,周日出现在13时48分,这个时段气温高,居民使用空调比较集中。”电力人员介绍,去年厦门最高用电负荷为489万千瓦,出现在去年8月7日。今年7月31日,厦门市最高用电负荷达到523.57万千瓦,创下新高。

  针对高温负荷给电网运行带来的不利因素,厦门供电公司已经提前谋划、周密部署,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提醒

  高温天宜吃咸食

  专家提醒,高温天气里,要尽量避免午间户外活动,居家要注意用电安全。运动健身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较凉爽时进行,场地宜选择在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

  夏日睡眠时不宜用风扇对着身体直接吹,有空调的房间,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浑身大汗时,不宜立即用冷水洗澡。高温天气宜吃咸食,多饮凉茶、绿豆汤等,以补充出汗失去的水分和盐分。

  本报记者殷 磊

相关新闻
今年厦门73名考生被清华北大录取 占福建约四成

台海网8月13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今年我市有73名考生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录取,占全省约四成。   上周末,继清华之后,北大厦门校友会举行新生见面会,这两所大家最关心的中国大学今年在厦门的录取情况,也明朗了。   今年全省被北大清华录取的考生人数为196名,比去年增加10...

厦门一男子翻看妻子手机后崩溃:她竟与闺蜜密谋组建畸形家庭

结婚一年多,妻子一直对他很冷淡 无意中,他发现她竟是同性恋者 看着稚嫩的孩子,他不知该怎么办?   这婚到底是离还是不离?   台海网8月13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朱黄)看着稚嫩的孩子和形同陌路的妻子,陈民(化名)心念俱寂,他找到了导报记者聊起了满腹心酸。   结婚1年多来,他始终没有走进妻子的心门:妻子的微信朋友圈对他关闭、从未带他参加朋友聚会、每...

厦门一别墅三年没住交10万物业费 律师:应打折

台海网8月13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捷 林毅彬/文 吴晓平/图)买套公寓,还没交房就要交物业费?买了别墅3年没住,要交10万多元物业费?最近,厦门发生多起因空置房物业费引发的纠纷,甚至有业主和物业公司为此闹上法庭。   导报记者了解到,厦门不少购房者都有这样的经历,买了房...

新课标·新阅读公益行动启动 厦门移动助力教育信息化加速

台海网8月13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孙春燕/文 吴晓平/图)8月10日上午,国内领先数字阅读平台咪咕数媒联合厦门移动在厦门共同举办“智慧厦门·智慧教育”新课标·新阅读公益行动首站启动仪式,重磅发布“教育部新课标阅读书目免费读”、“一起读课文”、中小学版咪咕KINDLE、大夏悦读...

雨水给厦门带来清凉 明显的降水从周二开始

台海网8月13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李学清)虽然第14号台风“摩羯”离厦门远,但其外围有着干热的下沉气流,所以厦门今天的气温仍然较高,其中岛内最高气温在33-35℃,岛外35-37℃,局部地区可超过37℃。   由于目前海上热带系统十分活跃,在西太平洋和南海上空有多个低压系统蓄势待发,低压外围的偏南气流会给厦门带来充沛的水汽,因此这周厦门的雨水较多,明显的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