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8月2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董先生缴纳2万元成为某设计类服务平台VIP会员,但一年多了一单都没有成交。
2017年10月,董先生接到一个电话,极力向他推荐加入一设计类服务平台,说成为VIP会员后会获得由平台推荐的大量优质订单资源。董先生说,平台帮他开通会员后,发了一份合同给他。记者发现合同并没有对平台推送的订单金额、订单数量有一个明确的界定。
董先生称,从2017年10月份加入平台会员至今,他陆续收到平台推送的几十个业务单,但或因价格太低,或因对方毫无诚意,直到本月没有一个单成交。董先生联系业务员陈某,希望其给个解释,不想对方却将其拉黑。
近日,记者来到这家服务平台所在的公司了解情况。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吴女士声称,平台上的每个业务订单,都是有专人进行审核,是真实订单。那为何董先生订单“零成交”?吴女士说,这可能是董先生和客户沟通方面的原因,也可能和他自身的业务能力有关。吴女士表示,推荐董先生加入平台的业务员陈某已经从公司离职,平台方面已经和董先生联系沟通,达成了协议。
>>律师提醒合同约定含糊不利后期维权
“市民在签订商业合同时,一定要注意避免‘约定模糊’的情况。”福建远大联盟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志龙告诉记者,在电子合同与书面合同已具备同等法律效力的当下,即使是和网络平台进行合同签订,也不可掉以轻心。张志龙也在此提醒读者,务必谨慎签约,如在合同中存在有业务量化不清的问题,则不要签此合同,以防对后期维权造成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