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社会民生  >> 正文

新车有异味车主索赔双倍购车款 因鉴定不符法院驳回诉求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6月15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新车有异味,车主怀疑车内有害物质超标,调解未果后,他将汽车销售公司、生产商告上法院,索赔双倍购车款及装潢款共计35万余元。近日,因车主自行提交的鉴定报告不符合车辆监测环境的要求,湖里法院驳回了车主的诉讼请求。

  2016年4月,李先生向厦门某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购买了一辆北京现代公司生产的北京现代牌汽车,购车价17万余元。提车后不久,李先生发现车内有异味,怀疑车内有害物质超标。

  之后,经过相关部门调解不成后,李先生将某汽车公司及北京现代公司一起告上法院,主张对方双倍赔偿购车款及装潢款共计35万余元,并赔偿治疗费120元、鉴定费700元。在庭审过程中,李先生向法院申请:对车辆汽车室内空气质量有害物质是否超标进行鉴定。法院依法委托一鉴定机构鉴定,但该机构最终因无室内质量方面的检测资质和检测能力,以无法完成鉴定为由予以退鉴。于是,李先生申请重新鉴定。然而,之后他撤回了自己的申请,还自行委托厦门市厦环环境监测服务有限公司进行鉴定,并提交了厦门市厦环环境监测服务有限公司出具的检测报告。

  经审理,湖里法院认为,因国家尚未制定乘用车辆内部空气质量监测技术强制标准,目前仅能参照《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HJ/T400—2007),进行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监测。在该测定方法中,受检车辆所在环境、采样点的设置、采样频率等均有规范要求。然而,李先生提交的检测报告是依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作出的,不能适用于汽车内部空气质量评价。此外,检测报告明显不符合车辆监测环境温度、温度的要求。

  据此,法院认为,李先生提供的检测报告不能认定车辆存在缺陷,某汽车公司赔偿治疗费及双倍赔偿购车款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近日,湖里法院驳回了李先生的诉讼请求。

原标题:新车有异味车主索赔双倍购车款 因鉴定不符法院驳回诉求

原链接:http://news.xmnn.cn/xmnn/2018/06/15/100379041.shtml

相关新闻
福建法院“春雷行动”破执行难 执行标的到位183.55亿

台海网6月14日讯 据东南网报道,“为进一步扩大执行效果,营造解决执行难的强大声势,今年4、5月福建省法院开展了向执行难发起总攻的‘春雷行动’,活动期间,全省法院共执结执行案件25904件,执行标的到位183.55亿元。”这是今日下午记者从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的“春雷行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据介绍,4月3日福建省法院召开全省法院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誓师大...

“零首付”购车很坑 专家提醒:当心套路贷最好不要选

零首付购车有六大套路 专家提醒最好不要选   购车零首付 当心套路贷 资料图:民众在车展购车。中新社记者 刘新 摄   最近有居民经常在电梯间看到贷款购车广告,醒目的宣传语相当诱人,什么“零首付”“一折购”。那么这种购车模式到底是如何运作的?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到底是机会...

“零首付”购车背后的陷阱

台海网6月12日讯 据泉州晚报报道,“我儿子小辉(化名)被‘零首付’购车害惨了。”日前,阿武(化名)走进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寻求法律帮助,“车被他们拉走,我还整天接到威胁电话。”   小辉的经历只是“零首付”购车陷阱的一个缩影。正如“天上不会掉馅饼”一样,“零首付”购...

泉港区法院宣判泉州市首例“土壤污染成功修复”案

企业排污破坏环境被罚27万元 台海网6月9日讯 据东南早报报道,泉州某五金铸造公司排放工业废水造成环境污染,环保部门查获后作出罚款12万元的处罚;后泉港区法院受理该案,督促企业修复土壤,并于7日作出判决,该企业被处罚金15万元,责任人被判有期徒刑。据了解,该案是泉州市首例污染环境案中已成功修复土壤污染的案例。 记者了解到,2016年1月,泉州某五金铸造...

海沧:“祸”起车门或将赔11万,告到法院遭遇“黑科技”

一次停车开关门事故 司机被告上法庭 或将赔偿11万元 受伤孕妈痛失三胎宝宝 ........ 上月底 这起颇具争议的纠纷案 在海沧法院开庭 “最强大脑”——智慧法庭再发力 上演海沧版“法庭风云” 事发“祸”起车门   2017年8月23日,小王驾在海沧某路段停车,开关车门时,碰撞小沈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