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社会民生  >> 正文

每天至少180人献血 方可保障供应

去年我市总用血量近17吨,连续三年呈上升趋势;市中心血站呼吁市民踊跃献血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献血日感恩活动现场,爱心人士积极参与。

  台海网6月14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今天是世界献血者日。记者从市中心血站了解到,去年我市有近6万人次献血。据市中心血站数据显示,近三年来我市用血量连续呈上升趋势,去年总用血量近17吨(含机采血小板8068个治疗量),也就是每天需要180至200人献血才能保证临床的正常供应。

  6月9日下午,由厦门市中心血站主办的“为他人着想 捐献热血 分享生命”世界献血者日感恩活动在湖里万达广场举行。活动现场对2017年度厦门献血品牌优秀组织奖、2017年度机采血小板杰出贡献奖,2017年度稀有血型“厦门会晤医疗保障”特殊贡献奖、2017年度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突出贡献奖的代表们进行表彰。

  在世界献血者日前夕,市中心血站还为白志鹏和熊树林两位献血者举行了一个小小的表彰仪式,分别颁发给他们“第50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英雄”和“第100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英雄”荣誉证书。

  市中心血站宣传招募部主任曾晓新说,我市临床用血压力增大,希望有更多爱心人士参与无偿献血。感恩活动传递了爱心,也引起更多人关注无偿献血、了解无偿献血的知识。受到献血楷模的影响,不少热心市民也现场参与了献血。

  市卫计委医政医管处处长巫斌表示,有足够的血源来保障市民的身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广大的市民能积极地参与献血活动。

  【故事】

  ●白志鹏:连续四年获得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每年生日献血成为一种仪式,能帮助他人就很开心

  6月5日,48岁的白志鹏又一次捐献了血小板。这是他在厦门第50次捐献血小板了,此外他还有19次捐献全血的记录。在他看来,献血代表着健康,也奉献了自己的爱心。特别选择6月5日献血,是因为这一天是他的生日。他说,自己没有庆祝生日的习惯,但把每年的这一天到献血点来当成了一种纪念仪式。

  白志鹏第一次献血是2000年。他清楚地记得,当时他和哥哥一起在思明北路散步,看到流动献血车,热血沸腾,于是和哥哥一起各献了200毫升全血。“当时对献血并不了解,事后也顾虑过会不会对身体有伤害,回家后还不敢跟父母说。”他说,后来随着对献血知识的了解,他不仅说服了父母,而且成为长期献血志愿者。

  2016年,白志鹏申请成为血站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的一员,至今为止服务时长已超过900小时。他已连任两届志愿者服务队队长,相比其他队员,需要花更多时间用于管理、协调志愿者。

  从普通献血者到一名献血志愿者,白志鹏是希望自己能做得更多。他说,志愿者是连接医护人员和献血者之间的纽带,能够缓解血站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当了志愿者,他学到不少献血知识。“有的献血者问的问题我也不懂,就请教医生,默默记住,这样当还有人提问时,我也能回答了。”

  在白志鹏的手机中,保存着有关献血记录的几乎所有信息。“看到这些短信就觉得很开心。”他说。在与记者对话的过程中,他手机上的微信提醒不断响起。他说,这是一个献血群。而在他的微信中,至少有七八个群聊都与捐血有关。

  连续四年获得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的白志鹏说,是否得奖并不在意,能帮助到他人就很开心。现在,他正在努力为市中心血站招募更多的献血者。

  ●熊树林:在厦门捐献血小板100次

  少年时别人献血挽救他生命,长大后带动更多人献血

  自2012年从老家南昌来到厦门后,熊树林就加入了献血者的队伍。6月5日这一天,他再次来到市中心血站献血,完成了在厦门的第100次捐献血小板。

  说起献血这件事,熊树林的记忆中满满都是感恩。他说,初三那年生了一场大病需要输血,当时医院缺血,全家人都着急得不行。这时候,父亲的一位女同事及时伸出援手,献血400毫升。对这位阿姨的恩情,他一直铭记于心。长大后,他也萌生了献血的想法,希望帮助别人。

  1996年,大学毕业那一年,熊树林在老家的街头看到献血站,于是第一次献了血。他还记得,当天因为是饿着肚子献血的,抽了400毫升后便觉得天旋地转、眼冒金星。这个体验曾让他担心会影响健康,后来慢慢了解了献血的基本知识,知道献血不仅不会影响健康还能促进血液新陈代谢,而自己之所以晕眩,是因为空腹。

  来到厦门后,熊树林献血的频率更高了。他说,这是因为受到身边朋友的影响,他们献血者的微信群中,有不少人一直默默坚持献血,群主一年献血次数可达22至24次。有了榜样,他也开始成为献血积极分子,一年献血16到20次。

  熊树林说,有很多献血者让他很感动。一般献血年龄截止到55岁,经常献血的到60岁,有位即将满60岁的先生,最后一次来到市中心血站献血,志愿者和工作人员一起为他鼓掌;一位年轻的父亲带着3岁的儿子来献血,小男孩是个白血病患者……这些感人的场景,都让他更加坚定了持续献血的行动。

  “健康的人血液可以再生,而他献出的血液可以挽救一条生命。”熊树林说,无偿献血需要大家共同关注。在他的影响下,身边不少人也加入了献血行列,正在读大学的弟弟也经常献血。“我想加入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为更多人服务。”他说。

  【数 据】

  近三年我市用血量

  ●2016年:全市用血量15.1吨(含机采血小板6700个治疗量)

  ●2017年:全市用血量近17吨(含机采血小板8068个治疗量),较2016年增长13.3%

  ●2018年1-5月:全市用血量较2017年同比增长近10%

  链接

  无偿献血者

  可免费临床用血

  无偿献血者及其直系亲属(父母、子女)、配偶享有用血报销权。

  根据《厦门经济特区无偿献血条例》第十二条,无偿献血者献血总量累计不足800毫升,且所献血液合格的,献血者就医时可累计按其献血量的三倍免费临床用血;无偿献血者累计献血800毫升以上,且所献血液合格的,献血者在就医时可以终身免费临床用血。

  无偿献血者所献血液不合格的,献血者就医时可以免费使用与其无偿献血等量的血液。

  此外,无偿献血者的配偶、子女、父母就医的,可以免费使用血液,其免费用血总量以无偿献血者所献合格血液总量为限。

原文标题:每天至少180人献血 方可保障供应

原文链接:http://epaper.xmnn.cn/xmwb/20180614/201806/t20180614_5191696.htm

相关新闻
春节长假185位市民爱心献血超5万毫升

台海网(微博)2月26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李方芳)今年春节长假,不少市民选择以无偿献血的方式迎接新年。导报记者昨从厦门市中心血站获悉,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初六,厦门共有185位市民献血,其中151人捐献全血52000毫升、34人捐献机采血小板57个治疗量。   血站专家提醒,春节长假结束后,临床用血可能会增加,但目前厦门血液库存并不充裕,特别是O型血非常紧张,爱心接...

厦门爱心献血月活动昨日启动 百商千人热血暖寒冬

爱心市民现场踊跃献血。记者 陈淑君 摄     台海网12月24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昨日,厦门总商会、厦门市中心血站和厦门市无偿献血者协会启动新一轮“捐血助人、大爱迎新”献血月活动。献血车开进中山路步行街,总商会、各商协会工作人员和会员企业员工及爱心市民200多人参加献...

永安促进会倡导爱心献血

台海网5月22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李玉燕 张向阳)昨日,在厦门市永安经济文化促进会的倡议下,一场爱心献血活动在白鹭洲举行。   现场,厦门市永安经济文化促进会会长庄?先生带头登上厦门市中心血站的献血车,进行爱心献血。当天,厦门市永安经济文化促进会的广大爱心单位、会员、乡亲也积极响应,前往现场献血。   据介绍,厦门市永安经济文化促进会成立于2007...

厦门市区设立首个爱心献血屋

台海网9月15日讯 (通讯员 王宇征 海峡导报见习记者 陈洋钦) 本周日,位于泰山路13号一楼的中山爱心献血屋要正式启用了,这是厦门市中心血站在厦门市区内设立的首个爱心献血屋。  这次中山爱心献血屋的设立,将给老市区市民献血带来很大方便。相比流动献血点,献血屋更不易受天气因素影响,献血环境也更舒适、温馨,将是厦门市未来献血点设立的首选。  据悉,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