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车智轨车引起与会嘉宾关注。(厦门日报记者 王协云 摄)
台海网6月11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作为海峡论坛的配套活动之一,2018两岸绿色交通发展论坛昨日在厦举办。来自海峡两岸企业界、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00多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两岸绿色交通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市委副书记陈秋雄出席论坛。
本次论坛以“两岸绿色交通”为主题,围绕“一带一路·绿色文明”“绿色交通现代管理理念”“绿色交通运营模式”等方面进行经验交流和分享。
昨天的论坛传出两条好消息:厦门正在考虑引进智轨列车,作为介于地铁与常规公交之间的中运量公共交通工具,其具备绿色、智能、中运量等诸多优势。
同时,今年厦门将建成湖滨南路、嘉禾路两条公交专用道,并率先全国落地5G智能技术应用,使高峰期公交车车速更快、更安全,降低驾驶员劳动强度。
昨日,来自厦门市交通运输局、厦门公交集团和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从多个角度介绍了相关细节。
【亮点】
智轨列车无需轨道就能跑
全电动,自动驾驶,载客量介于公交车与地铁之间。我市考虑今年建设智轨列车试验段。业内人士认为厦门BRT适合智轨列车运行。
在昨日的两岸绿色交通发展论坛现场,与会嘉宾围着一辆像地铁一样的车辆模型细细研究——这就是智轨列车。
记者现场看到,这种智轨列车的“亮点”多多:它不仅运行起来没声音,而且车身下没有轨道、车上方没有“小辫子”(受电弓)。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技术方面,智轨列车使用自身电力驱动,节能环保,“充满电一次可以跑约50公里。”该负责人说,“大家不用担心充电的问题。白天,可以使用站点的充电装置快充,充电10分钟可续航约25公里;夜间停在首末站用充电枪慢充,可以延长电池寿命。”
最重要的是,智轨列车的“脚”是若干组胶轮,也就是说,它无需轨道就能跑。这大大降低了建设成本和周期:根据湖南株洲已开通的全球首条智轨列车线路测算,其造价为每公里3000万元到4000万元,而有轨电车造价普遍在每公里1亿元以上。
另外,智轨列车的“智”还体现在自动驾驶方面——其通过车载PIS(乘客信息系统)、CCTV(监控系统)、音频信息系统、车载GPS定位等系统与控制中心、地面信号系统双向通讯,对车辆及行驶状态实行监控。
智轨列车的“肚量”也不小。以三节编组的智轨列车为例,其车长31.65米,车宽2.65米,最大载客人数307人,最高车速70公里/小时。在运量方面,其比常规公交或BRT50人-100人的运量大,比地铁的500人以上要少,“引入智轨列车,将弥补我市中运量公交系统的空白。”一位业内人士说。
同时,对于“智轨列车较长,转弯半径会不会很大进而影响适用性”这一问题,中车株洲相关负责人说,智轨列车的车轴很多,每个轴都能转向,通过先进的控制技术,所有的轴实现协同转向,最小转弯半径为15米,和常规公交车差不多。
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师强介绍,今年,我市将考虑建设长度为3公里的智轨列车试验段,通过运行情况再决定是否推广使用。
中车株洲相关负责人表示,厦门的BRT最适合智轨列车,“BRT硬件指标完全符合智轨列车运行要求。”他说,“目前厦门BRT每天30多万人的运量已经满负荷,使用智轨列车可以直接提升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