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5月8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朱黄/文 叶允平/制图)受西南暖湿气流影响,5月6日起,厦门地区出现降雨过程,特别是昨天11时至13时,岛内出现特大暴雨,沿海一些区域出现严重积水,积水深度超过50厘米以上,紧急转移55人,未造成人员伤亡。
又到了每年的“看海期”,这到底是下了多大的雨?那些常说的N毫米降雨量具体又是什么意思?这些问题,导报记者采访了气象专家后,一一为你解读。
雨量 思明短时雨量破纪录
昨天,厦门出现了暴雨,降雨很不均匀,但雨势却强而凶猛。在“莫兰蒂”台风灾害过去2年后,厦门市昨天首次发出暴雨红色预警。
昨日编发的《厦门市防汛抗旱简报》介绍:5月6日8时至7日16时,厦门平均降雨量为39.7毫米,本次降雨时段主要集中在昨天11时至13时,降雨区域集中在思明区,最大3小时降雨量达274毫米,最大1小时降雨量达107毫米。
据气象记载,历史上岛内曾经出现最大3小时降雨量114毫米,最大1小时降雨量86.1毫米,本次3小时、1小时最大降雨量为历史极值的2.4倍、1.2倍,降雨量之大、强度之强创历史新高。
下得最大的是思明区沿海一带,昨天上午11时—12时,思明区莲前街道前埔站最大1小时雨量49.5毫米,重现期为四年一遇。同时,鼓浪屿最大1小时雨量48毫米,重现期为三年一遇。
思明区的这个降雨强度,让人“不明觉厉”。因为思明区年平均降水,大约在1100毫米左右。倘若照昨天中午的雨势,能这样持续22个小时,相当于思明区常年一年的降水总量!
水库 蓄水量几乎没有增加
可惜的是,此次降水分布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多寡不均,而且很多降水并没有被有效地收集起来。因此,对旱情的缓解作用有限。
据《厦门市防汛抗旱简报》介绍:由于本次降雨主要集中在岛内及沿海区域,全厦门市各类水库蓄水量几乎没有增加。截至7日15时,全市小(一)型以上水库蓄水量7608.25 万立方米,占汛限水位相应库容42%,比常年同期偏少,所有水库均在汛限水位以下运行。
抢险 紧急转移55人,无人员伤亡
截至昨天16时,思明区出现一些道路积水和房屋受淹,其它区未出现灾情。据统计,房屋受淹及积水倒灌193处,道路、隧道、工地等积水68处,地下车库受淹9处,小型滑坡2处。市防指、思明区积极组织应急排水抢险,截至17时,仍有7处房屋受淹及积水倒灌,6处地下车库受淹,6处道路,隧道,工地积水,1处小型滑坡,1处树木倒伏还在处理,其余积水点已疏通消退。紧急转移55人,未造成人员伤亡。
厦门市气象局和国土房产局还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计到今天13时,厦门市有较高地质灾害风险(三级、黄色),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可能性较大;特别是湖里区、思明区、翔安区有高地质灾害风险(二级、橙色)。
预报 降雨将一直持续到明天
据厦门市气象台预测,今明两天,受较强偏南暖湿气流和冷空气的共同影响,厦门市还将有明显的降水过程,部分地区将出现大雨到暴雨天气,局地伴有短时强降水、强雷电及6到8级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今天夜里起气温下降,沿海将出现6—8级东北大风,明天降水减弱,以阵雨为主。降温过程的最低气温将出现在10日夜晨,降至19℃。10日到13日,天气以多云为主,气温逐渐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