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沧阿罗海城市广场在安装除颤仪时,还进行了现场急救培训。(资料图)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可以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给予电击除颤,是可被非专业人员使用的用于抢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医疗设备。
台海网1月29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公共场所增设除颤仪是很有必要的,对第一时间急救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农工党思明区基层委主委王萍说。此前,晨报对厦门公共场所配备的自动除颤仪(AED)设备不足情况进行了调查。近日,晨报记者采访了曾提交过相关提案的农工党思明区基层委主委王萍,了解她对增设除颤仪的看法。
王萍介绍,农工党思明区基层委在2016年思明区政协第八届一次会议中,提交了《关于健全公共场所院外急救体系的建议》,其中,对配备除颤仪的必要性及管理方法做了详细阐述。
据了解,及时除颤是迄今公认制止心脏病猝死的最有效方法。根据医学研究和临床证明,如果在患者心脏停止跳动的4分钟内,使用除颤仪并进行心肺复苏,能够大幅度地提高救活率。但在这“黄金4分钟”内,急救人员很难赶到现场。因此,配备除颤仪等公共场所院外急救设备很重要。
“我们翻阅了厦门与急救相关的新闻,了解到除颤仪在紧急情况下使用效果很好。考虑到厦门除颤仪数量较少,因此写了这份提案。”王萍说,这份提案被评为优秀提案,在提案推动下,鼓浪屿红十字救护站放置了首台“救命神器”———自动除颤仪。此后,海沧、集美等地的公共场所也陆续增设了一些除颤仪。
此前,晨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厦门目前拥有的除颤仪仅为100余台,与国内一些城市相比数量远远不够。据了解,上海配备的除颤仪超过1000台,深圳已采购5000台除颤仪,并计划在10年内配备1.8万台。美国、日本等国家配备除颤仪的数量更多,美国目前社会保有量超过100万台,日本有32万台。
王萍建议,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例如火车站、机场等地,还有一些较易发生突发事件的体育场馆都应配备除颤仪。“这是一项补民生短板的好项目。除了相关单位、场地管理方负责采购外,政府也可以出资购买。”
目前,海西晨报社联合复旦大学厦门校友会、厦门救心圈志愿者服务队正在推动除颤仪在更多公共场所落地,并对广大市民提供急救知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