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社会民生  >> 正文

鼓浪屿117栋重点风貌建筑周边植物普查完成 外来入侵植物不少(2)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有59种植物

   一个黄荣远堂堪称小植物园

  涉及的重点风貌建筑共117栋,经过三轮调查,研究人员记录了建筑围墙、院子和墙体的植物,为每栋建筑建立档案,并针对病虫害的防治及植物对建筑的潜在威胁提出了对策。

  那么,哪些建筑的植物最多,堪比小型植物园?哪种植物“领地”最大,登上王者宝座?

  在植物学科体系中,“科”较“种”的范围更广,但无论科数还是种数,数量排行榜中稳坐第一名的都是黄荣远堂,有39科、59种植物;第二名则是褚家园,有35科、48种植物。从第三名开始,两个排行榜略有不同,但几乎都被会审公堂旧址、安献堂、殷承宗旧居、林文庆故居、田尾路8号等处“瓜分”。这些建筑主要分布于福建路、中华路、鼓新路等六条道路,以笔山路和鸡山路居多。其中既有私人宅院,也有作为博物馆、展示馆活化利用的,可见政府部门和居民商家保护植物的力度。

  外来入侵植物不少

  数量前十名榜单中占四席

  目前,117栋重点风貌建筑周边共存在97个科的292种植物。其中,分布最多的是桑科,占82.91%,代表植物就是小叶榕,它出现在90栋建筑,覆盖率达76.92%,居排行榜首。

  除了小叶榕,前十名中以冷门植物居多。譬如,排第二的蜈蚣凤尾蕨,排第五的冷水花等。值得注意的是,外来入侵植物占了四席,分别是酢浆草、猫爪藤、小蓬草和红瓜。

  有趣的是,建筑中的“名门贵族”旁却鲜有古树名木的身影。研究人员认为,古树名木一般体积大,在路旁或公共区域比较有生长空间,和重点风貌建筑“一山不容二虎”。

  令人欣喜的是,植物的病虫害较少。研究人员说,这与建筑多是居住经营或展示利用的性质有关,人们对植物大多养护得当。而且,即使是闲置的建筑,周边植物经过长时间的物种更替,留下来的也都是“人生赢家”,是生命旺盛,甚至是破坏力强的植物,这是自然规律使得病虫害变少。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相关新闻
厉害!厦门上了国家级榜单,全国第四!全省第一!

台海网1月22日讯 据厦门发改委微信报道 近日,国家环保部通报了 2017年度全国74个重点城市的 空气质量排名 厦门再次取得了全省第一 全国第四的佳绩 17年,既是会晤举办的“黄金年” 又是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 在这特殊的一年里,这样的成绩 对于厦门来说意义非凡 厦门为...

厦门消防官兵锤炼建筑灭火高空救援

台海网1月20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冬季天气干燥,火灾事故易发。连日来,市消防支队组织开展冬季大练兵活动,锤炼消防官兵在建筑火灾、化工灾害、高空救援等方面的应急救援能力。这是消防战士在进行“百米梯次内攻操”课目训练。

琴岛发出首张“禁足令” 一“野导”两年不得进出鼓浪屿

台海网1月18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鼓浪屿用一张“禁足令”,向世界彰显了履行世遗大会承诺、保护世界遗产的决心。昨日,第三次被抓的“野导”王某被告知,今后两年内将不得进出鼓浪屿。他也因此成为琴岛“禁足”第一人,处罚的依据,是去年9月颁布的《关于加强鼓浪屿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地)综合管理的通告》(下称《通告》)。   15日上午,鹿礁路一蜡像馆附近...

厦门将开展非遗普查 今年3月至6月进行

台海网1月18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林少蓉)昨日,“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培训班暨民间文学、海洋文化专题调查培训班”在厦门市文化艺术中心共享楼开班。   据了解,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福建省、厦门市曾进行一次“非遗”专题收集整理,但随着城市化进程,传统的村落地理、人文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上传承人群的老化和分散,厦门市广大的城乡以口头传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