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美丽厦门智慧健康”微信号即可申领居民健康卡。
台海网1月16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出门看病,到了医院,发现社保卡忘带了,这种经历想必不少市民都有过。电子健康卡的发布就化解了这种尴尬。以后,只要您带上手机,就能看病了。
这是1月14日上午在厦门举行的电子健康卡福建省首发式暨家庭医生签约及就医惠民应用启用仪式上传出的令人振奋的信息。拥有电子健康卡,扫一扫二维码,医疗健康服务和费用支付等多项功能都能在手机上搞定,意味着福建省从此进入虚拟电子健康卡时代。
“互联网+健康”创新应用
居民健康卡是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为我国城乡居民设计发放的全国统一标准的就诊服务卡,主要解决跨医疗机构、跨地域医疗健康服务“一卡通”问题,方便居民就医和健康管理。
随着“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深入发展,居民对于智能手机、智能终端越来越依赖,对于医疗卫生服务便捷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顺应新形势,国家卫生计生委推出了居民健康卡创新应用,借助成熟的二维码技术,推动居民健康卡由“单一线下实体”向“线上线下一体化”转型发展,通过将实体卡虚拟化的转变方式,提升居民健康卡在使用过程中的用户体验和应用效率,有利于居民健康卡应用的广泛覆盖。
电子健康卡被誉为“互联网+健康”便民服务应用的“金钥匙”。厦门市卫生计生委、市经信局、市医疗保障管理局三方通力合作,结合移动互联时代广大市民的需求,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医院就诊卡、市民卡、社保卡的多卡合一。
实现随时随地预约挂号
当前,居民凭借电子健康卡“二维码”就可随时随地实现预约挂号、检查治疗预约、孕产妇儿童计免预约、线上线下体检预约、第三方统一支付应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医生签约、慢性病长处方续方等多种便捷应用。
目前,电子健康卡为身份证、户口簿、军官证、归国华侨证、台胞证、护照等各类身份标识证件建立了统一的身份标识。电子健康卡除了打通卫生体系内部的不同就诊卡问题,还实现了跨行业的市民卡、社保卡的互联互通,让百姓通过手机终端在城市生活应用、社保费用结算、医疗卫生服务方面得到便捷、全方位的使用体验。
年底实现全市全面覆盖
截至目前,电子健康卡已经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及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使用,预计2018年底实现全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全面覆盖。
与此同时,在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厦门市还建立了全市医疗就诊统一支付平台,支持医保移动支付、银联卡支付以及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患者可通过手机、自助机、网站等多种终端,使用微信、支付宝、银联、现金等支付方式进行自助结算,患者结算等候时间压缩了三分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