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至龙海大巴,上座率低。
“闽南快运”客运大巴停在枋湖客运站停车场内。
台海网1月10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去年12月初,运营10多年的闽南快运因亏损严重,决定退出市场。
随着闽南快运的“退市”,相关线路客运班次随之骤减,这当中的热门――“厦泉线”首当其冲,临近春运,一些闽南快运的“忠实乘客”在出行选择上受限。
此前,动车的开通、滴滴顺风车跨城业务的迅速崛起,成为不少往返“厦泉”乘客的新选择,而近段时间,新出现的城际网约车又为“厦泉线”客运带来新动力。
随着闽南快运时代的“结束”,这些客运新模式能否成为其补充或替代?相较之下,它们的优势在哪?又各自存在哪些不足?近日,记者对此展开调查分析。
对比1
动车对比客运大巴:费用相近但离市区还有距离
2009年4月,福厦动车开通,动车“抢”走了不少闽南快运的固定客流,特别是“厦泉线”段。如今,闽南快运厦门方面正交由厦门特运集团鹭岛长途客运有限公司接手,这期间,部分闽南快运大巴车还是会按照计划班次进行载客任务,这其中包括“厦泉线”。对乘客来说,动车与客运大巴都有怎样的优势和不足?
从厦门岛内乘动车前往泉州动车站,全程约55分钟,车票价为34元;两地间的大巴快运用时和费用分别是1个小时和39元。在客运时间上,两者耗时和费用相近,不过,也都存在一个问题:从出发地到车站、再从车站到目的地,不仅需要乘车时间提前量,这两段路程也需要耗时,其中的交通费也会相应增加。
另外,在班次上动车优势相对明显,每天从岛内和岛外发出途经泉州站的动车,相较现在的公路客运班次会多一些;而对于到达目的地的具体区域上,泉州动车站离市区还有些距离,大巴车则可通达市区,当然对于舒适程度而言,动车则更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