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赶到血站献出“B型类孟买血”
台海网1月9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林毅彬 李方芳/文 陆军航/图)这两天,“B型类孟买血”患者陈小美的求助受到了厦门市民的极大关注,众多市民及公益志愿者争相转发,一时间一场全城寻找“黄金熊猫血”的爱心接力展开。
生命的呼唤随着报道传送到了爱心人士身边,好消息接连传来:合适的血源终于找到了!7日和8日两天,3位爱心志愿者赶到血站,其中两位献出了400毫升血液,陈小美的救命血终于有了着落。
因稀有血型结缘昨天她俩结伴来献血
1993年出生的林艺婉来自莆田市,昨日下午,她在老公的陪同下特意从莆田赶来厦门,一下动车,就冒雨直奔厦门市中心血站献血。“自从知道自己是稀有血型后,就成了重点保护对象了。”艺婉说,单位每年都会组织体检,只知道是O型血。“可能是技术手段原因,我们这种血型很容易被初步判定是O型血,还是去年献血的时候查出来血液里缺乏一种抗体,送去上海化验被判定是稀有血型。”
艺婉回忆,那天临盆,她告知医生自己是B型类孟买血,医生赶紧建议她转到省里去生,因该血型稀缺怕有意外。“结果还没来得及转院就生了,好在一切顺利。”等孩子顺利出生后,她立即通过网络搜索联系上中国稀有血型联盟,成为志愿者,“为了将来,我想一定要找到组织”。家族里的亲戚都去检查,结果都没发现她这种血型。
艺婉平时会去做公益献血,但当地医疗机构得知她的情况后,把她作为“重点保护对象”,建议她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易献血,要将“好钢用在刀刃上”。那天得知厦门的患者求助后,她立即联系中国稀有血型联盟负责人,主动要求献血,“我们都是有缘人,帮助别人其实也是帮助自己”。
昨日下午,与她一同前来献血的林娟今年31岁,来自厦门本地,她因为这种特殊血型与艺婉成为好姐妹。“我们是约了一起来的,我们都是联盟的志愿者。”她说,稀有血型者很有必要团结在一起互帮互助,希望全国能有更多的稀有血型携带者加入联盟大家庭。
献血需经严格检测最快今天送达医院
对于稀有血型献血者来说,献血可能是常做的事,但他们献出的每一滴稀有血液,对于那些危重的人来说,是再多金钱也难以换取的。“周日下午,就有一名叫做陈世阳的小伙子默默地来捐献了200毫升全血,但在检测中B抗元特别弱,本着对患者负责的态度,实验室必须重新再做一次检测。”血站工作人员说,不巧的是,昨天下午来的林娟因为身体原因未能成功捐献,林艺婉则成功捐献200毫升全血,同样需要经历检测、分离制备等一系列环节,最快在今天可以最终送到医院给陈小美,为她进一步救治打下坚实基础。
至少还差400毫升寻找血源还得继续
导报记者了解到,即使陈世阳与林艺婉捐献的血液通过严格的检测,可以使用,但离陈小美所需的还有400毫升的血液缺口,所以寻找血源还得继续,如果正在读报纸的您符合要求,请与厦门市中心血站联络,我们期待着这场生命接力,能圆满画上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