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建设一个“地下王国”并非易事,因为地下不确定的因素太多。轨道集团给所有的项目经理委派了任务,去现场实地勘察,编制全线的难点和不确定点。前前后后花了半个月的时间,一本四五百页的工筹方案汇聚而成,里面记录着沿线所有的地质情况、风险源和各施工节点。其中不确定因素最多的就是地下管线迁改,有些管线年代久远,资料档案缺失,施工单位凭着挨家挨户走访周边老市民,才能确定大概位置。地铁1号线管线迁改涉及水、电、气以及通信、交通等七大类共二十几种管线,产权单位不下十几家,几乎每围挡一个站点,就需要进行一次管线迁改。比如吕厝站分十几期施工,也迁改了十几次管线。
面对如此繁琐的工作,轨道集团把计划制定到每一天,并坚持“尽量同槽开挖、减少工程投资和交通影响”等原则,在主体施工之前先进行管线迁改,避免后期与主体施工同时占道。
吕厝站下方,埋设着一条1.2米口径的供水大动脉,它承担了岛内一半的供水。施工方在迁改前,做好了详尽的方案,2个月的迁改时间,只出现了一次半夜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