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令如何解决请您支招
在您看来,如何才能有效地解决非机动车进入隧道?
如果有好的点子,可以拨打晨报热线8080000发表意见,或者通过海西晨报官方微信,输入“非机动车+建议”,本报将选取50名读者,赠送一张定制版的e通卡。
隧道安保员对将闯云顶隧道的电动车骑手进行劝导。记者 陈理杰 摄
反复劝导少有人听劝
云顶隧道南北两个进口处,都设立一个公路岗亭,岗亭内24小时都安保员值班,他们的职责之一就是劝离这些进隧道的非机动车。岗亭的一旁,是“非机动车禁入”的指示牌,不远处,还有24小时播放非机动车禁入隧道的宣传语。
“现在不仅是电动车穿隧道,从有共享单车开始,也有很多自行车进入隧道。”每天,陈继超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劝导这些电动车、共享单车离开,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太危险了,不要进去”,每班下来,他得喝掉三大壶茶水。“我们没有执法权,只能劝导,但他们基本不会听我们的。”陈继超说,他们只能反复劝,最后又无奈地看着他们闯进隧道。
“没有发生事情,他们都不会觉得进隧道有什么事,只有真正出事了,才会悔不当初。”在劝导过程中,陈继超也见过事故,他把交通事故的例子讲给电动车车主听,几乎没有人听得了劝,“有时他们会跟我说这是最后一次,但是生命也只有一次”。
不走隧道得多绕40分钟
在隧道内存在安全隐患,不少骑行者对此心知肚明,但是为何大家还铤而走险?
在采访中,不少骑行者都向记者表露了心声。
据悉,从环岛路至莲前,除了云顶隧道之外,还可以绕道前埔,再从前埔到莲前。但这条通道对骑行者没有吸引力。
“走隧道我只要骑20分钟,绕前埔就要走一个小时左右,太远了。”打工者小吴告诉记者,他住在火车站附近,工地在塔头,走云顶隧道是最近的,“如果有其他便捷又安全的路我也愿意走,问题是要绕那么长时间,太远了。再说了,我也不是长期都走这里,做完这份工,我就不走这个隧道了”。
除了非机动车之外,他们还有其他可以替代的出行工具么?
在环岛路做园林绿化的打工者老王说,可以坐公交车穿行隧道,但这对他们打工的人来说不太方便。一般而言,他们早上5点30分左右就要到工地上,那时没有公交车可以坐。不仅如此,公交车并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到,“我们是哪里需要干活就去哪,还要随身带一些工具,也不方便上公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