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异地就医
即时结算
2017年全面启动跨省异地就医直接联网结算工作,通过系统升级、网络改造、异地人员信息备案等工作,高标准完成了跨省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和国家平台对接测试,现有22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即时结算。
扩大健康账户
资金使用范围
为拓宽个人账户使用功能,激活个人账户沉淀资金,2017年,进一步扩大健康账户使用功能,参保人员可使用本人的健康账户资金,用于缴交本人或建立了“家庭医疗共济网”的家庭成员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以及抵付退休时不足缴费年限的基本医疗保险补缴费用。
推动医疗服务价格
定价方式改革
按“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的基本路径逐步理顺医疗服务价格。通过规范诊疗行为、降低药品和耗材费用、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和检查检验价格等腾出空间,重点提高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诊疗、手术、护理、康复和中医等医疗项目价格,使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结构更合理, 优化医疗服务收入结构,并做好与医保支付、分级诊疗价格体系相互衔接,建立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
开展按病种
收费改革
积极与省医保办对接,启动按病种收费改革工作,完成全市18家公立医疗机构311个病种共11万余个病例数据采集、数据比对分析,按病种收费的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并将市第一医院作为与省协和医院、福州市第一医院同步推进DRGS的试点医院,预计年底完成该项工作。
出台三个管理办法
建立诚信档案
出台针对定点医药机构、医保服务人员、参保人三个行为主体的管理办法,对定点医药机构明确违规后需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解除协议,同时建立动态调整及退出机制,建立医保定点规划;对医保服务人员建立诚信档案和“黑名单”制度;对违规参保人采取分级监控,限点就医的措施。通过实行全方位的分类管理,加大对不合理医保行为的制约和惩戒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