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街店招改造后,中山路展现出更加靓丽的容颜。
台海网10月19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那些设在高处、疏于养护的户外招牌(即俗称的“店招”),有的存在安全隐患,有的花花绿绿、杂乱无章,它们影响着市容的整体美观;先来先占、分配不均,它们还经常是相邻店家之间纠纷的“导火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去年以来,立足“文明创建再提升、灾后重建再发力”,我市大力开展违法广告店招专项整治,截至目前,已拆除违规违法户外招牌15202块。
拆除违法户外招牌净化城市环境,提升市容市貌,消除了安全隐患,使街景焕然一新,获得社会各界的一致肯定。与此同时,沿街店招的及时规范设置对经营者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市城管执法局十分重视这项工作,在继续抓好户外招牌整治,不断推进市容整治提升的同时,也在积极规范店招设置的相关工作,牵头组织编制《厦门市户外招牌设置导则》(以下简称“《导则》”),在思明区明发国际新城、溪头下等处率先开展试点,及时召开现场会推广店招规范设置示范点的做法和经验,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我市主要窗口和景观地带的店招“大变脸”,并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地推进全市店招规范设置工作的深入开展。
作为商家,设置店招时要注意哪些要点,才不会因违规被查处?设置前要履行哪些步骤,才是依法合规的?为了让经营者在设置户外招牌时少走弯路、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市城管执法局通过本报对市民和商家关注的相关问题进行解读。
【解疑释惑】
《导则》是如何编制的?
答:《导则》由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牵头,委托市规划设计院编制,参考了杭州、上海的经验,经过多次征求意见和论证,已经市政府专题会议研究同意,现已正式实施。
设置户外招牌要依据哪些规范要求?
答:主要的法规依据是《厦门经济特区户外广告设施设置管理办法》、《城市容貌标准》等相关规定。至于招牌可以悬挂在店面和建筑物外立面的哪个位置,招牌的字符大小有什么限制……这些具体设置的标准、技术参数等,《导则》中都有详细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