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高额的抽成也带来了一些风险——业内人士说,为了应对抽成,有的店家就专门找很偏僻很小的店铺,条件简陋,专做外卖,“成本低,一则价钱可以压到很低,二则不排除在原料上做手脚。”
尽管外卖平台称,若消费者发现外卖餐品以次充好或分量差异的问题,平台在确认后会对用户进行退赔,并对商户的信用分进行扣除,不过这种被动式的监管依然让一些商家和消费者认为不够稳妥。
一家店8个活动 还可抬高单品价格
“刚加入平台时,地方销售经理要求我们参加满减活动。”陈先生说,当时,活动期间,一天能有60多单,而活动后一天也就一二十单。“每个月,商家都有一次调价的机会。”一名不具名的业内人士说。
记者发现,有的店家的营销活动可以做到八九个。比如,一家做煎炸食品的店就参与“五折新口味”“五折优惠”“新用户下单立减18元”“超值套餐优惠”“优惠多多”“巨划算套餐”“进店领2-4元代金券”“14.5元送鸡翅中和饮料超值套餐”等8个活动。陈先生说,这种店活动越多,销量就越高。果真,记者一查,这家店月销5000多单。
最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优惠背后还有一种“亲疏”。陈先生说,若参加平台的活动多,就比较容易获得平台的补助——就如前述的烧腊店,他们的满减活动,之所以可以长期为之,离不开平台的补助。
商家也有对市场的担忧,“很明显,有的店家炒作大于内容,有的甚至在低价竞争。”比如,一家煎炸食品店的套餐标到30多元一份,但推出“满25减22, 满50减40”“80元起送”的活动,“这样的活动不就是变相让你多买,为了走量。”
【行业观察】
外卖平台:
调价在合理范围内
一家知名外卖平台表示,店铺在平台线上运营与堂食相比,会产生额外的配送成本,商家还经常有一些店铺活动、减免等,所以商家可能会对商品价格做一定上调,一般都是在合理的范围内。
至于抽成,该平台表示,商家入驻平台,将得到相应的活动、流量以及技术支持,为了不断完善平台,给广大商户带来更多收益,所有入驻商户均采取收费模式。
业内专家:
外卖堂食是两种业态
厦门市餐饮行业协会监事长胡艺忠表示,外卖和堂食是两种业态,有所不同很正常。“毕竟,外卖增加了餐盒和外送服务等成本,自然比堂食费用更高。”商家若要专注堂食,就要找位置好的地方,自然房租贵。但若专注外卖,自然就可选择位置偏僻、租金低的地方,用节省下来的成本抵掉抽成。
胡艺忠也指出,任何业态都应讲究合理。目前,外卖行业的“合理”还需要平台、商家和消费者三方进行磨合。商家、平台也应该讲公德心,做好自我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