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厦门 >> 社会民生  >> 正文

厦门市残联启动宣传活动 倡导全社会共同参与残疾预防事业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宣传活动现场开展的残疾预防知识宣传、康复义诊咨询、知识竞答等活动,吸引众多市民参与。

残疾预防知识进社区、进家庭。

  台海网8月25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今天是我国首个“残疾预防日”。国务院于今年颁布实施《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并正式批准将每年8月25日设立为“残疾预防日”,其中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残疾离我们并不遥远,预防残疾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需要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共同参与。

  日前,副市长卢江赴市妇幼保健院、市残联康复医院督导残疾预防工作,指出残疾预防工作中政府、社会和个人均有责任和义务,我市应尽快建立覆盖全人群的,集预防、治疗、康复为一体的残疾预防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健康厦门建设。截至今年6月底,我市共有持证残疾人40987名,每一位残疾人的背后,都是一颗痛苦的心灵和一个深受影响的家庭,但残疾并非完全不可预防,预防残疾,人人有责。

  按照中国残联等十六部门的联合部署,本次“残疾预防日”活动以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对残疾预防工作的决策部署、《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16-2020年)》、残疾预防核心知识为重点,推进残疾预防,建设健康中国。

  8月23日,市残联在思明区屿后西社区启动了全国首个“残疾预防日”宣传活动,推动残疾预防知识进社区、进家庭。现场开展的残疾预防知识宣传、康复义诊、康复咨询、辅助器具咨询、知识竞答等活动吸引了许多市民参加。“以前对残疾预防了解得比较少,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提前掌握这些预防知识,对于有效减少残疾发生肯定是很有帮助的。”居民小陈说,“残疾预防日”的设立让大家对于残疾预防有了更多的关注。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相关新闻
中国残联:中国有8500多万残疾人 残疾预防形势十分紧迫

中新网北京8月24日电 (记者 张希敏)中国残疾人联合会23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残疾预防日”暨残疾预防核心知识新闻发布会,介绍“残疾预防日”设立背景意义及开展首个残疾预防日活动的要求和相关安排。同时,向社会发布残疾预防核心知识。   中国残联康复部主任胡向阳表示,中国有8500多万残疾人,占总人口的6.34%,平均每16个人中就有一名残疾人,残疾预防形势十分紧迫...

厦门市已有30多个建设项目开展交通影响评价

台海网8月24日讯 据厦门广电报道 按照我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管理办法》的规定,开发项目在前期阶段,就必须进行交通影响评价。记者从市规划委了解到,《办法》实施半年来,我市有30多个建设项目开展了交通影响评价,分析交通承载力。  据了解,《管理办法》改变了“先审批、后交评”的传统,将交通影响评价阶段往前移到了开发项目的前期阶段,根据开发项目的交...

补齐养老事业短板 幸福老人晚年生活

台海网8月23日讯 据闽西新闻网报道 养老系民生,情牵千万家。健全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是老人安享晚年的“保护伞”,是提升社会保障的“催化剂”。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服务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支撑……为推进我市养老事业发展,让我市老年人的幸福更实在,我市正向补齐养老保障这块“短板”上下功夫,齐发力。 居家社区养老有新招 8月8日,龙岩市首个社区老年人...

厦门市地下综合管廊管理办法10月1日起实施

综合管廊 台海网8月22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记者 吴海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是解决“马路拉链”和“空中蜘蛛网”问题、提高管线抗灾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记者从市市政园林局了解到,经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的《厦门经济特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施...

厦门市第五医院引进首台全球先进CT 一个心跳间冠心病就可精准筛查

▲影像专家刘建成教授在为患者做冠脉造影检查   台海网8月22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李方芳 通讯员 缪欣芸 文/图)心脑血管类疾病一直是威胁国人健康的重疾之一,应对这样的挑战,厦门市第五医院始终在诊疗水平上寻求创新,力求让厦门市民在家门口可以享受国际水准的精准诊断。近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