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8月2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刘承烺 实习生 洪雅冰 通讯员 黄培真/文 蔡建东/图) 在翔安新店垵山村,有一名93岁的老兵,名叫康仲仁。他曾参加渡江战役,解放杭州、舟山群岛战役,抗美援朝等。因作战英勇,康仲仁曾两次荣立三等功。退役之后,他积极建设家乡、帮助村民。
1949年1月,25岁的康仲仁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被编入华东野战军21军61师181团。在百万雄师过大江时,他隶属芜湖地区渡江的突击队。当天天黑后,康仲仁和战友组成一个三人小组,尽管长江南岸的火力猛烈,他们却始终冲在前头,坐在船头的康仲仁更是在即将到岸时第一个跳下船,扒开芦苇往前冲。
1953年3月,康仲仁跟随志愿军入朝参战。同年的4月17日,他正式宣誓入党。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康仲仁曾两次荣立三等功,还保留着其中一本立功证书。泛黄的纸面上写着:“一九五三年七月,于八九〇·二高地战斗勇敢完成了来往送信和去前沿侦察敌情的任务。”虽然送信的一大段路程是完全暴露的,随时都有被敌军打中的危险,但是康仲仁还是二话没说就接下任务,凭着丰富的作战经验,成功躲过3次炮击,最终将信件顺利送达目的地。
1955年,康仲仁从部队退役回到家乡。当时,农村正兴起生产合作化运动,他先是在当时的西岩乡担任民兵营长,后来当西岩乡书记。1958年,厦门杏集海堤要扩宽堤身,他组织了乡里的200多名劳动力,参加杏集海堤的建设。
1961年,康仲仁回到老家,担任垵山村党支部书记。任职书记的27年期间,他先是在村里规划了晒盐区,组织村民晒盐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又组织建设水库和水渠,渐渐完善了垵山村的水利设施。此外,康仲仁还带领村民兴建了原垵山小学,经常接济经济困难的村民。
1993年,康仲仁被新店镇评为优秀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