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7月8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林少蓉 文/图)鲁迅先生的童年因为有了“百草园”,而变得妙趣横生,采摘野果、与伙伴一起捕鸟……让多少生活在钢筋水泥城市中的孩子羡慕不已。在厦门金鸡亭小区,也有一位曾奶奶,她为了让城市的孩子也能亲密接触大自然,花7年时间打造了一个100多平方米的“菜园子”。
七年风雨无阻 废弃空地变菜园
茄子、青椒、老姜、地瓜叶、四季豆,满园子生机盎然,琳琅满目的都是各种时令蔬果。上课期间,菜园里总是热闹非凡,大可跟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相媲美。金鸡亭幼儿园的孩子们虽不曾趁大人不注意,钻进菜园子,但是在上劳动课时,播种、拔草、捉虫、浇水、采摘瓜果这些农活,孩子们样样干得不亦乐乎。时不时,还能听到他们奶声奶气的对话:“快看,我给菜籽宝宝挖个家啦!”“我们一起来保护小冬瓜,不让它摔倒哦!”
能给孩子们提供这样一块乐园的曾奶奶,名叫曾淑宝,今年70岁。退休之前曾是金鸡亭幼儿园关工委副主任。她就住在金鸡亭小区,七年前,她小区的楼下,有一块堆满垃圾的废弃空地。曾奶奶当时也没多想,就觉得废了挺可惜,便利用中午休息时间,用翻斗车一车车将垃圾拉出去,然后从大老远再用翻斗车一车车将土壤运回来。“至少运了几百斗车的土壤。”曾奶奶说,翻斗车的轮胎都被压爆好几次,有时半路累得不行,只好花钱雇人推回来。前后整整花了7年的时间,才将菜园子整成今天这田园风光样:一畦畦,一埂埂,就像训练有素的士兵一样,意气风发,精神抖擞。
每一季,曾奶奶都会种植十几种蔬果品种。等到丰收时,满园硕果累累,一家人都吃不完,曾奶奶便挨家挨户去送给亲朋好友。
娃娃们当农夫 种菜摘果好开心
去年9月份,曾奶奶又想到,何不让自己的菜园子发挥更大的作用,让自己的菜园子成为金鸡亭幼儿园孩子的种植基地,真正让孩子体验到劳动的乐趣?于是,她二话不说,便把自己打理多年的菜园子让出去,挂牌成立“老少携手 播种希望”厦门市金鸡亭幼儿园种植园地。
有了这块园地后,孩子们可开心了,有空就往菜园跑,俨然一个快乐负责的小农夫。
上个月,园子里的冬瓜成熟了。足足有16斤,孩子们那个喜悦,曾奶奶现在回想,都觉得很欣慰。她说,五六个孩子,小心翼翼护着大冬瓜,用学校塑料的翻斗车将冬瓜运回去。碰到像“六一”这样有意义的节日,老师和孩子们还会将自己种植的蔬菜拿到市场上去义卖,将所拍的善款拿去买矿泉水或小点心,送给辛苦工作的环卫工或是建筑工。
自己舍不得摘 蔬果留给孩子们
曾奶奶的爱心义举,得到了幼儿园师生和家长的认可。前不久,有家长看到曾奶奶大热天拎着水桶去浇水,便把家里的水管带过来,心疼地对她说:“曾奶奶,您别这么辛苦,有什么需要说一声,我们一定支持。”
而曾奶奶为了孩子们能吃到更多新鲜的蔬菜瓜果,现在自己都不舍得去采摘了。她说,担心孩子过来时,不够吃。她自己宁可选择去菜市场买菜,也要多留点给孩子们。
前不久,曾奶奶膝盖动手术,孩子们有2个多月没有见到曾奶奶,便开始牵挂,四处打听曾奶奶的消息。得知她下不了床,不少孩子自发跑到她家去看望,奶奶长奶奶短地叫着,听得曾奶奶感动不已。
今年学校毕业典礼时,无论是老师、家长还是孩子,对她都尊敬有加,不忘再三邀请曾奶奶上台,接受大家的鲜花和掌声。